简介
绿茵长歌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游戏体育小说,作者子繁呦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陈啸张宁远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总字数达到123295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
绿茵长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陈啸的宿舍:泡面、像素与无声的较量夜幕低垂,男生宿舍特有的汗味、泡面香和隐约的电子游戏音效混杂在一起。陈啸盘腿坐在自己略显凌乱的下铺,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映亮了他专注到近乎凶狠的脸。
屏幕上,反复播放着苏雨桐拷贝的比赛录像片段,正是吴弈在三人围抢下送出致命直塞、他反越位完成爆射绝杀的那几十秒。画面有些抖动,像素也不算高,但关键细节清晰可见。
慢放,定格。陈啸的鼠标指针死死钉在吴弈被撞得身体扭曲、左脚外脚背却如毒蛇吐信般精准捅出皮球的瞬间。角度、时机、力道……毫厘之间。他以前只觉得吴弈传球快、准,但从未如此清晰地看到在那种极限压迫下,吴弈是如何靠着近乎本能的预判和变态的脚下控制力完成摆脱和出球的。这和他靠蛮力硬冲的踢法,天壤之别。
再慢放,再定格。画面切到他启动的瞬间。他死死盯着屏幕里自己蹬地爆发前的那零点几秒——对方最后一名后卫(那个吐痰挑衅的混蛋)的站位有一个极其微小的、重心向左的偏移。正是这个几乎难以察觉的破绽,被吴弈捕捉到,并毫不犹豫地将球塞向了那片空档!而他自己,当时脑子里只有球门和怒火,完全是凭着野兽般的直觉冲出去的。如果……如果当时他能像吴弈那样提前“看到”这个空档,启动是不是能更快零点一秒?射门准备是不是能更从容一点?
镜头切换。 画面跳到职高队员对他使出的隐蔽膝盖顶撞和垃圾话挑衅,以及他瞬间暴怒揪住对方衣领、拳头高举的场景。陈啸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泡面桶的边缘,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屏幕上自己那双赤红、几乎要喷出火的眼睛,让他感到一阵陌生的烦躁和……一丝难堪。吴弈冲上来抱住他手臂时冷静的眼神,此刻在录像回放中显得格外刺眼。
他烦躁地抓了抓刺猬般的短发,猛嗦了一大口已经有些发胀的泡面。屏幕上,那个红色7号的身影在底线滑跪怒吼,充满了力量与宣泄,但此刻在陈啸眼中,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粗糙”。尤其是当镜头无意扫过场边,捕捉到那个穿着校服、静静站在铁网外阴影里的身影——张宁远时。
张宁远当时的眼神,陈啸现在才在录像里看清楚。那不是单纯的羡慕或失落,而是一种极其专注的、仿佛能穿透场上混乱的洞察,甚至带着一丝……审视?就像在图书馆看一本深奥的书。
“啧。”陈啸不爽地关掉了录像窗口。脑子里却挥之不去两个画面:吴弈那脚神出鬼没的直塞,和张宁远那双沉静得像深潭的眼睛。
林海那个关于体院附中的赌约,他自然也听说了。体院那群牲口……陈啸捏了捏自己硬邦邦的手臂肌肉,他自信力量不输,但想到要在那种绞肉机般的中场里找到起脚空间?想到吴弈可能被撞得七荤八素无法送出妙传?想到那个躲在图书馆的“瘸子”可能正在偷偷摸摸地恢复、甚至被林海逼着回来?
一股无名火夹杂着强烈的危机感猛地窜了上来。
他“啪”地合上笔记本,几口扒拉完剩下的泡面,起身就往外冲。室友被他风风火火的动作吓了一跳:“啸哥,干嘛去?”
“找教练!”陈啸头也不回,声音闷闷的。
训练场边缘:特训的请求
夜色下的训练场空旷而寂静,只有远处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林海果然还在场边,借着手机屏幕的光在看一份训练计划表。
“教练!”陈啸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开门见山,“给我加练!”
林海抬起头,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轮廓分明的脸,眼神锐利:“加练什么?”
“特训!”陈啸喘着粗气,眼神灼灼,“针对体院那群牲口的特训!”
“说具体点。”林海收起手机。
“第一,”陈啸伸出粗壮的手指,“我要练在贴身肉搏、身体对抗极限下的起脚射门!像被两堵墙夹着,还能把球轰出去那种!力量我不缺,我要练在狭小空间里快速调整、硬吃防守的射门技巧!”
“第二,”他顿了顿,似乎有点别扭,但还是说了出来,“我要练……跑位。不是瞎跑,是像吴弈那样,能‘看到’空档,提前启动的那种跑位!录像里……他传得那么贼,我要是启动再快一点点,或者预判再好点,可能就不用那么狼狈地爆射了。”
“第三,”他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我要练对抗!真正的、硬碰硬的对抗!体院的冲击力,我要提前适应!找队里最强壮的(他目光扫过计划表,意指王磊、赵强、孙维甚至高翔),让他们像体院的人一样撞我、挤我、干扰我!我不怕!”
林海静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微光。陈啸能主动提出这些,尤其是第二点“跑位”,简直像太阳打西边出来。
“不怕受伤?”林海声音低沉。
“怕个鸟!”陈啸梗着脖子,“只要能进球,干翻体院那群孙子!”
“好。”林海干脆利落地点头,“从明晚开始,加练一小时。我亲自盯你。内容:抗干扰射门,无球跑位预判启动,高强度对抗模拟。强度,按体院标准再加两成。”
“再加两成?!”陈啸眼皮跳了跳,但随即咬牙,“行!两成就两成!”
“还有,”林海补充道,目光如炬,“加练期间,把你的脾气给我锁死在更衣室柜子里。我要的是你用脑子踢球,不是用拳头踢人。再有一次失控,特训立刻终止,你给我坐穿板凳。”
“……知道了!”陈啸闷声应下,拳头却不自觉地又攥紧了,不是为了愤怒,而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残酷磨砺。
体育器材室:孤独的跑道与350N的界限与此同时,空旷的体育器材室深处。
惨白的灯光下,只有张宁远一个人。空气里弥漫着橡胶和金属器械冰冷的味道,与他急促的呼吸形成鲜明对比。
他换上了轻便的运动服,面前摊开的不是书本,而是沈书仪给他的那本精装叶芝诗集——翻在扉页贴有便签的那一页。旁边放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吴弈被三人围抢、艰难抬头传球的录像片段,被设置成无声循环播放。
他的体能训练,严格遵循着扉页上的“第1-2周”计划,起步卑微得近乎枯燥:
1. 水中模拟(无水池环境替代): 他双手扶着冰冷的肋木架,进行原地高抬腿慢跑。动作极其缓慢、克制,重心严格控制,左腿抬起的高度被严格限制,避免任何可能产生剪切力的角度。每一次左膝弯曲,他都屏住呼吸,感受着韧带深处细微的反馈,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心里那根“350N”的警戒线如同高压电网,清晰无比。
2. 静态核心力量: 他在垫子上进行标准的平板支撑和臀桥。时间严格按照计划递增(从15秒开始)。平板支撑时,他紧咬牙关,腹部肌肉绷紧如铁板,身体保持绝对平直,汗水顺着下颌滴落在垫子上。臀桥时,他刻意感受臀部和大腿后侧发力,避免腰部代偿。每一次抬起落下,都缓慢而稳定。
3. 膝关节活动度恢复:他靠墙坐着,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被动屈膝练习。右腿辅助,极其缓慢地将左膝弯曲,眼睛死死盯着膝盖弯曲的角度,用手机上的量角器APP监控,严格控制在0-120度的安全范围内。每一次接近90度这个“敏感”角度时,他都格外紧张,动作近乎凝滞。
4.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他坐在凳子上,左腿伸直,脚踝上绑着一根最轻阻力的弹力带。然后,他集中意念,仅仅依靠大腿前侧的肌肉发力,试图“绷紧”膝盖,对抗弹力带的微小拉力。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高度的神经控制。他闭上眼睛,额头青筋微凸,努力唤醒着那条重建后肌肉萎缩、神经信号似乎有些“迟钝”的左腿股四头肌。
录像屏幕上,吴弈在凶狠的围抢中再次艰难地将球传出。张宁远停下动作,喘着粗气,看着那在混乱中依然保持冷静的眼神,看着那在身体失衡边缘完成的精准出球。他低头,看向自己左膝上覆盖的运动护膝,护膝下是那道凸起的疤痕。
一股强烈的不甘和渴望猛地涌上心头。仅仅是这样缓慢、安全的动作,离那片充满对抗与速度的绿茵场,还隔着千山万水!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扉页上的康复计划。“第1-2周”的字样像是一个起点,也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他咬紧牙关,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肋木架上的原地慢跑上,动作依旧缓慢、克制,眼神却比刚才更加专注、更加灼热。
器材室里,只有他压抑的呼吸声、弹力带轻微的拉伸声,以及平板电脑里无声循环的录像画面。窗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这条孤独的、充满荆棘的复健跑道,才刚刚开始。而350N的界限,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他恐惧的根源,却也点燃了他内心深处那簇名为“不甘”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