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天刚蒙蒙亮,城隍庙内便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林墨瑶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将最后一味药材加入陶罐,袅袅升起的药烟中,她看见几个轻症患者已经能自己扶着墙走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血色。

“林姑娘,你看!我爹能喝水了!”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举着粗瓷碗,兴奋地朝她跑来。碗里的淡盐水还冒着热气,映得小姑娘的脸颊红扑扑的。

林墨瑶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真厉害,记得让你爹慢慢喝。” 转头看向春桃,“今天的药材还够吗?”

春桃手里捧着一个空布袋,眉头紧锁:“小姐,黄连和马齿苋都快用完了,剩下的只够今天用的。”

林墨瑶的心沉了下去。这几日用药如流水,县城药铺本就被福安堂垄断,刘三被抓后,其他药铺要么趁机抬高价格,要么谎称缺货,根本买不到足量药材。她走到临时搭建的药架前,看着寥寥无几的草药,指尖划过干瘪的黄芩,心里盘算着替代方案。

“林姑娘,不好了!” 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手里捏着一张字条,“刚在门口发现这个,说是给你的。”

林墨瑶展开字条,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三日之内滚出县城,否则让你尝尝百草枯的厉害。” 字迹潦草却透着狠劲,纸角还沾着几粒黑色的粉末。

“百草枯?” 春桃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发白,“是剧毒的草药!他们想害你!”

林墨瑶将字条捏紧,指节泛白。这显然是刘三的余党在作祟,他们不仅断了药材供应,还想用威胁逼走自己。她深吸一口气,将字条塞进袖中:“别声张,免得引起恐慌。”

正说着,周明远带着两个随从走进来,脸色凝重:“林姑娘,昨夜城西又新增了十几个病患,都是码头的搬运工。” 他瞥见药架上空空如也的布袋,“药材的事……”

“大人,实不相瞒,我们快断药了。” 林墨瑶直言道,“普通药材还能想办法,但黄连、黄芩这些主药,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周明远叹了口气:“我已让人去邻县采买,可眼下山路被暴雨冲断,至少要等五天才能运回来。”

“五天太久了。” 林墨瑶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县城周边的山上应该有野生药材,不如我们组织人手去采摘?”

“这……” 周明远有些犹豫,“山里毒虫猛兽多,而且普通人也分不清药材真假啊。”

“我可以教他们。” 林墨瑶眼神坚定,“让病患家属和身体健康的村民组队,我画几张图谱,标注清楚药材的样子和生长习性,再派几个熟悉山路的猎户带队,应该能行。”

周明远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去安排。”

不到半个时辰,城隍庙外就聚集了三十多个村民。林墨瑶将连夜画好的图谱分发给众人,指着上面的黄连图案说:“大家看好了,这黄连的根茎是黄色的,叶子像羽毛,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石缝里,味道极苦,千万别和断肠草弄混了。” 她又拿起一株晒干的马齿苋,“这个容易认,茎是红色的,叶子圆圆的,贴地生长,田埂路边都有。”

村民们听得认真,有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举起手:“林姑娘,我知道哪里有这黄连!前几年打猎时,在黑风口的石壁上见过不少。”

“那太好了。” 林墨瑶叮嘱道,“黑风口地势险峻,大家一定要结伴而行,注意安全。采到药材后,先放在竹篮里,不要用手直接碰,回来后我会亲自筛选。”

众人纷纷应下,拿着图谱结伴上山去了。林墨瑶站在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暗暗祈祷。春桃递给她一块帕子:“小姐,你都出汗了。”

“没事。” 林墨瑶擦了擦额头的汗,“我们去看看重症病患。”

刚走进内殿,就见一个妇人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哭:“林姑娘,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他烧得厉害,一直说胡话……”

林墨瑶连忙上前查看,那孩子大约三岁,呼吸急促,嘴唇干裂,身上滚烫得像团火。她摸了摸孩子的脉搏,又翻看了眼睑,眉头紧锁:“是热毒攻心,必须立刻用药。” 可药架上已经没有黄连了,她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对春桃说:“快,把我们带来的金银花拿出来,再去找些冰块。”

春桃疑惑道:“金银花能行吗?”

“金银花清热解毒,虽然效力不如黄连,但眼下只能先用着。” 林墨瑶一边说,一边将金银花捣碎,用温水调成糊状,“冰块用来物理降温,能暂时缓解高热。”

她小心翼翼地将药糊敷在孩子的额头和手心,又让春桃用布包着冰块放在孩子的腋下。忙活了半个时辰,孩子的体温终于降了些,呼吸也平稳了许多。妇人感激涕零,非要给林墨瑶磕头,被她拦住了。

傍晚时分,上山采药的村民陆续回来了。大家的竹篮里都装满了各种草药,有黄连、马齿苋、金银花,还有不少林墨瑶没见过的本地草药。林墨瑶立刻组织人手筛选分类,将合格的药材清洗晾晒,不合格的则挑出来单独存放。

那个去过黑风口的汉子献宝似的捧来一大捆黄连:“林姑娘,你看这些行不行?都是从石壁上挖的,可新鲜了。”

林墨瑶拿起一根查看,根茎粗壮,颜色金黄,满意地点点头:“太好了,这些足够用两天了。”

就在这时,一个猎户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林姑娘,不好了!李二哥他们在鹰嘴崖采药时,不小心摔下山崖了!”

林墨瑶心里一惊:“人怎么样了?在哪里?”

“已经被抬回来了,就在外面。” 猎户带着哭腔说。

林墨瑶连忙跑出去,只见几个村民抬着一副简易担架,上面躺着一个血肉模糊的汉子,正是早上那个举手说见过黄连的汉子。他的腿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扭曲着,额头流着血,已经昏迷不醒。

“快,抬到里屋去!” 林墨瑶喊道,“春桃,拿夹板和止血粉来!”

她小心翼翼地检查了伤口,发现右腿骨折,额头有个大口子,万幸的是没有伤及内脏。她先用干净的布按住伤口止血,再将骨折的腿轻轻复位,用夹板固定好,最后撒上止血粉,用麻布包扎起来。

忙活完这一切,天已经黑透了。林墨瑶累得瘫坐在地上,春桃递过来一碗热粥:“小姐,快趁热喝吧。”

林墨瑶接过粥碗,刚喝了一口,就见周明远匆匆进来:“林姑娘,邻县传来消息,山路还要三天才能通。” 他看到地上晾晒的草药,“这些够吗?”

“够支撑到山路通了。” 林墨瑶放下粥碗,“只是李二哥为了采药摔伤了,我心里过意不去。”

周明远叹了口气:“他也是为了救大家。我已经让人去请最好的接骨大夫了,你别太自责。”

林墨瑶点点头,望着窗外的星空,心里百感交集。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每一味药材都来之不易,每一次救治都伴随着风险。但看着城隍庙内渐渐好转的病患,听着他们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呼吸声,她又觉得一切都值了。

“春桃,明天我们教大家制作消毒水吧。” 林墨瑶忽然说,“用艾草和石灰煮水,洒在屋里能杀菌,也能减少感染。”

春桃点头道:“好。”

夜色渐深,城隍庙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药罐沸腾的声音。林墨瑶坐在油灯下,借着微弱的光线整理药材,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场瘟疫尽快过去,让县城恢复往日的繁华。她知道,前路依然艰难,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她就不会放弃。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