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品小说《七零姐妹吃瓜群众日常》,类属于年代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陈似玉陈如花,小说作者为是橘橘吖,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七零姐妹吃瓜群众日常小说已更新了175369字,目前连载。
七零姐妹吃瓜群众日常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这会儿结婚,也不兴什么大宴宾客,就是给亲朋好友们一人抓一把水果糖,吃一顿饭,也就算了。
从前风声不那么紧,客也请得多些,现在最多就在自家屋里摆个一两桌,请关系亲近的亲戚吃一顿午饭,就没了。
陈家就两个娘家人,周家也没什么亲眷,加上介绍人一家,勉强凑了个一桌。
但饭不吃,花生瓜子和糖还是要散的。陈如花这边也还是要给来贺喜,来帮忙的客人准备这些零食的。
陈如花拿出自己攒的票,算了算:“水果糖怕是要买两斤,花生就用屋头的,我拿个锅儿来炒起,准备个十来斤嘛。再就是买两斤糯米,找周淑芬换点醪糟,来客嘛,甜水蛋总要给一碗嘛。”
她们甜水公社这边的习俗,招待贵客客人,是要煮一碗糖水荷包蛋给客人吃的。
周家来迎亲的队伍,怎么也得一人一碗糖水蛋。家里没有醪糟,这得找人换。周淑芬的醪糟做得好,村里人有客来,要煮糖水蛋,没有醪糟,就拿糯米去跟她换。
“哎呀,糖票只有一斤二两,粮票够倒是够,屋头鸡蛋怕也要找人换点。”陈如花算着账,一户现在只能养两只鸡,多了就不行。
家里养了一只公鸡,早上打鸣,一只母鸡,隔一天就下一个蛋。陈如花自己一个人在家,基本不吃鸡蛋,攒起来拿去上交公社换钱。家里还有一个老式的织布机,她闲暇时也会自己织布,然后跟村里的妇女们一样上交给公社换取一些钱和票。
不凑巧的是,陈如花一个月之前才卖过一次鸡蛋,所以家里的鸡蛋现在看起来才只有十来个。
周跃进是新郎,他的那碗糖水蛋怎么也要打两个,跟着他来迎亲的亲朋好友,也得至少打一个蛋。第五大队帮着送亲的,怎么也要打一个蛋。
这算起来就不太够了。
陈似玉翻了翻自己的书包,好像还有几张票据。
“姐,我这里还有几张票。你看够不够。”陈似玉把票据塞到她姐手里。
陈如花定睛一看,两张半斤的糖票,两张半斤的肉票,两张六尺的布票,还有三张一斤的副食品票。
“你哪儿来的那么多票?”陈如花惊喜的问道。
“我们学校发的。”陈似玉含糊地说。
陈如花是知道,妹妹考上了大学,一个月学校要发三十斤粮票,五块钱的生活补助的。她两辈子都没读过大学,她也不知道大学是不会发这些票据的。她只以为粮票都发了,这些票据可能也会发一点儿。
她看妹妹脸色不自然,只是以为妹妹因为没拿到毕业证,失去了包分配工作的好事而不高兴,她安慰妹妹:“没得事,过段时间喊你姐夫给你安排一下,去部队上教书看得不得行部队上那么多娃儿,未必然不要老师吗?不得行嘛,姐养你,也是一样的。”
陈似玉被她姐逗笑了:“好,我就靠我姐养我。”
“那必须的。我们妈老汉儿跟前我是给他们许了诺的,我必须把你养大,然后让你结婚成家,我要是半途不干了,等我死了,妈老汉儿问到我,我有啥子脸去见他们嘛。”陈如花说着说着又想哭了——上辈子可不是因为她,叫妹妹一辈子都没过什么好日子吗?
“好了,姐,不说这些了。”陈似玉见她姐又要哭了,连忙把话题岔开,“把票和钱都拿到,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县城。就算要随军嘛,你的陪嫁还是要置办些。”
时下的妇女们结婚,陪嫁就是那几样,桌子椅子柜子,铺盖棉絮,枕巾夜壶。
桌子椅子柜子也就算了,搬也不好搬,仓促间置办也置办不齐全。但铺盖棉絮,还是能置办上的。
陈似玉算了算,家里有新的被子,是年前新打的,预备姐结婚用,这床被子倒是能用。但当时计划的是姐姐招赘,所以被子床单枕巾也就准备了个新房用的一套,没按嫁妆准备。
好事要成双,只好去花钱再买一套算了。不过,床单枕巾好买,那被子里头的棉絮可不好买,只能碰运气,看看买的到买不到。实在买不到,那也就算了。
姐妹两个商议定了,第二天一早就赶着牛车进了城,直奔供销社去。供销社人很多,姐妹俩商量了,分头行动,陈如花去一楼买糖和糯米,陈似玉去二楼买陈如花的嫁妆铺盖。
副食品柜台的人是最多的,货也是最紧俏的。陈如花仗着常年下地干活儿养成的一身大力气,硬生生从人群里挤出一条路来。
“要什么?”营业员大声地吼道——没办法,不大声点,这么多人挤挤挨挨的,谁也听不见。
“同志你好,我要两斤水果糖,二斤糯米,一斤红糖。”陈如花飞快的报出自己要买的东西。
“红糖没有了,只有白糖。”营业员查看了货柜,说道。
“那就一斤白糖。”陈如花也不挑,有就不错了,管它什么红糖白糖。
“白糖一斤六毛,糯米两斤五毛,水果糖两斤两元。一共三块一毛钱,糖票三斤,粮票两斤。”营业员一边拿货物,一边嘴巴跟连珠炮似的把所需要的钱和票都给算出来,“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和票。”
陈如花麻利的数出钱和票,把钱和票递给营业员,营业员检查了,一看对数,点点头,把东西给了陈如花。
陈如花把东西放在背篓里,往二楼去看给她买陪嫁的妹妹。
陈似玉看中了一床大红色牡丹花的铺盖卷儿,就去问营业员:“大姐,这铺盖怎么卖啊?”
营业员磕着瓜子,看这丫头文文静静的,一看就是买得起的人,于是介绍道:“这可是沪市来的好货!里头的棉絮也是好棉花,一床铺盖絮了四斤棉花,大妹子,你摸摸,这厚不厚实?这料子也都是好料子。只要一丈的布票,二十块钱,铺盖棉絮,床单枕巾都有。咱们城里就剩这么两套了,再不买可就买不着了。”
陈似玉上手一摸,的确是好料子,棉花也厚实,她就点了头:“好,就要这个。”
她把钱和票数给营业员,营业员高兴的把东西给她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