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小说《星光不问岁月》章节阅读

星光不问岁月

作者:姐姐不将就

字数:268390字

2025-08-17 18:13:03 连载

简介

星光不问岁月》由姐姐不将就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良心职场婚恋著作,内容不拖泥带水,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林薇沈月所吸引,目前星光不问岁月这本书写了268390字,连载。

星光不问岁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六)撕碎的现金诱惑:这脏钱,老娘不挣!

厚重的丝绒窗帘依旧捂得死紧,包厢里雪茄的甜腻味儿更浓了,还混上了一丝焦躁不安的气息。那沓厚得像块砖头、沉甸甸的五万现金,被原封不动地推回了红木桌子的另一头。

“李老板,”沈月的声音平静得吓人,像暴风雨前死寂的海面,“这活儿,我干不了。”她眼皮都没撩一下那堆钱。

“干不了?!”对面的男人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金戒指“咚”一声重重砸在桌面上,脸上的假笑瞬间冻成了冰碴子,眼神阴得能滴出水来,“沈会计,你这是嫌钱咬手?还是脑子让门挤了?送上门的财神爷你都往外踹?你儿子的学费,天上能掉下来啊?装什么清高大瓣蒜!”

刻薄话像淬了毒的针,一根根扎过来。沈月放在膝盖上的手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肉里。就在这憋死人的安静里,儿子那条“留学日常”的照片,那阳光下举着咖啡杯的灿烂笑脸,突然在她眼前扭曲、模糊……最后“啪”地碎成了昨晚厨房里那幕:昏黄灯光下,儿子穿着洗得发白起球的旧T恤,佝偻着腰守着咕嘟冒泡的小锅煮着最便宜的泡面。水汽熏红了他的脸,桌上摊开的,哪是什么课本?分明是一叠油腻腻的餐厅排班表和几张揉得皱巴巴的工资条!那光鲜的“留学”,那砸锅卖铁供出来的“岁月静好”,全他妈是儿子编出来骗她的!一股巨大的酸楚和心疼,像海啸一样瞬间淹没了被辱骂的怒火。她猛地抬起头,眼神像刀子一样直直捅进对方阴鸷的眼底,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豁出命去的狠劲儿,一字一顿砸过去:“不是清高。是怕脏了我儿子以后走的路!”话音未落,她“腾”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刮出刺耳的锐响,头也不回地拉开那扇死沉的包厢门,把雪茄的臭气、金钱的铜臭,一股脑儿全甩在了身后!

回到那个小得转不开身却透着暖乎气的出租屋,厨房里还飘着泡面味儿。儿子像个闯了大祸的孩子,局促不安地站在小桌旁,低着头。沈月走过去,没骂,没吼,只是张开胳膊,结结实实、紧紧地抱住了这个比自己还高半头的半大小子。儿子的身体猛地一僵,接着就开始微微发抖。沈月拍着他的背,声音闷闷地从他肩膀那儿传出来,却字字砸进他耳朵里:“儿子,妈今儿给你补一课,学校里不教的。这世上,有些账,机器算不明白,人,也得自个儿算清楚。妈教你记…记一本干干净净的‘良心账’。”她顿了顿,吸了口气,声音更沉也更稳了,“这本账,比啥文凭都金贵。”儿子的肩膀在她怀里猛地耸动起来,压抑的呜咽声,断断续续地漏了出来。

(当五万块脏钱撞破儿子泡面碗里的谎言,沈月一句“怕脏了儿子的路”像把快刀,斩断了伸向深渊的手。这声“良心账”,能成母子俩在谎言废墟上重建信任的第一块砖吗?)

(七)菜摊间的宣讲台:人情账火了!订单涨三成!

清晨的菜市场,那叫一个活色生香,人声鼎沸,空气里混着泥土味儿、青菜味儿、生肉味儿,热热闹闹的。沈月没租啥正经展台,就在孙梅肉摊旁边,借了巴掌大块地儿。找了块旧门板,刷上墨汁,嘿,成了块简易黑板!上面是她捣鼓出来的“社区微经济互助记账法”核心,几个大字贼醒目:资产=东西/手艺+信任值!

“王婶!王婶!这边儿!”沈月眼尖,一把薅住挎着菜篮子路过的王婶,指着黑板,“您瞅瞅!您上回给孙姐那十斤顶好的腊肠,记这儿了!”她手指头点着“资产”栏下“腊肠10斤”,然后在旁边特意描粗了的“信任值”栏里,用彩色粉笔大大地写了个“+1”,“为啥+1?就因为孙姐念着你孙子的好,你信得过她!这份情,多少钱买不着!”王婶瞅着自己名字旁边那个鲜红的“+1”,再瞄瞄孙梅案板上挂着的“社区微经济示范户(筹)”的硬纸板牌子(沈月自己写的),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哎哟喂!沈会计!你这法子灵!比那冷冰冰的AI可有人情味儿多了!”

“张大爷!您过来瞧瞧!”沈月又招呼刚背着手溜达过来的张大爷,“您上回帮李老师修窗户没收钱,抵了之前欠孙姐的肉钱,对不?记这儿了!”她在“张大爷:维修服务一次”后头,同样画了个大大的“+3”,扯着嗓子解释,“这+3,是孙姐记着您前后三次帮她救急修水管子,回回都二话不说免了单!这是您老的金字招牌!信誉分!”周围的摊贩、买菜的居民越聚越多,大家伙儿围着那块黑板,指指点点,听着沈月白话,脸上都带着新奇和兴奋。卖豆腐的老李挤到前头,指着黑板问:“沈会计!那我今早赊给孙姐两块豆腐,下午她给我碗肉馅儿,这也能这么记?也能加那啥‘信任值’?”“能!太能了!”沈月脆生生应着,拿起粉笔就要往上加。旁边一直咧着嘴傻乐的孙梅,用沾着油腥儿的手捅了捅沈月,大嗓门带着压不住的得意劲儿,炸雷似的喊开了:“沈会计!哎,不对,沈老师!按你这神仙法子,我这儿几天接的‘人情单子’,比上个月多了快三成!老街坊们都说,这‘信任值’,看得见,摸得着,心里头,踏实!”人群里“哄”地一下炸开了锅,笑声议论声嗡嗡响:“沈会计这是给咱菜市场当上‘信义红娘’啦!”“这法子好!以后不怕人情账扯不清皮了!”

(当菜市场的烟火气成了“信任值”的试炼场,孙梅那声“订单多了三成”的吆喝就是最响的捷报!这从市井泥地里长出来的“人情账”,真能燎原,把社区那点微弱的火苗点成一片天吗?)

(八)会议室里的辩论:机器算钱,人,算心!

“嗒”一声轻响,一份装帧得比结婚证还精致的合同,被推到了沈月面前。光滑的铜版纸在会议室惨白的灯光下,反射着冷冰冰的光。对面,西装革履、头发丝都透着股精英味儿的AI公司代表,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公式化得像念稿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味儿:“沈女士,您的‘社区微经济互助记账模型’很有…嗯…地方特色。我们公司非常感兴趣,想收购它,整合进我们的财税云平台。合同在这儿,条件,绝对优厚。”他手指点了点合同上那个大得晃眼的收购金额,一副“你捡着大便宜了”的施舍样儿。

会议室的空气好像冻住了,就剩中央空调在那儿“呼呼”地吹冷风。沈月压根没瞅那个诱人的数字。她把腰杆挺得笔直,目光不躲不闪地迎上对方镜片后那审视的、高高在上的眼神,声音清楚又稳当:“收购,行。”代表脸上刚浮起一丝“果然如此”的假笑,沈月紧跟着的话就像一盆冰水,把他那点笑浇得透心凉:“但有个前提!你们的系统,必须给我的模型单独开一个‘社区人情账’的核心模块!永久保留!机器,算它那堆冷冰冰的数字;人,算的是滚烫的人心和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任值’!”她往前倾了倾身子,目光灼灼,像烧红的炭,“咱们,不是谁干掉谁,是搭伙干!让机器干它最拿手的算计活儿,让人,去干机器八辈子也学不会的——掂量情义的分量!”

代表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头烦躁地在桌面上“哒哒哒”地敲着,显然觉得这要求简直是胡闹,张嘴就想反驳。就在这节骨眼上,沈月搁在桌面上的旧手机屏幕“嗡”地一亮,震动了两下。是孙梅发来的语音!沈月当着那代表的面,手指头一点,直接外放!孙梅那标志性的大嗓门跟平地惊雷似的,瞬间炸穿了会议室冰冷的死寂,带着菜市场特有的热乎气和激动劲儿:“沈会计!好消息!张大爷!就那个倔得跟驴似的老头儿!他用你那个模板,给他小孙子记‘成长账’呢!写的啥‘爷爷帮王奶奶提菜上楼一次,信任值+1’、‘给楼下小花猫搭了个窝,信任值+1’…哎哟喂!老爷子亲口说的,这玩意儿,可比你们那AI吐出来的冷冰冰账单,暖乎多啦!听见没?暖乎!!”语音播完了,会议室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AI公司代表敲桌子的手指头僵在半空,他盯着沈月那部还在微微震动的旧手机,镜片后的眼神闪闪烁烁,像是被那声“暖乎”给狠狠烫了一下,彻底不吭声了。

(当冰冷的收购合同撞上“人情模块”的铁门槛,孙梅一条外放的语音成了最响亮的耳光!张大爷那本“暖乎”的成长账,真能撬开算法筑起的铜墙铁壁吗?)

(九)信纸上的泪痕:儿子,妈教你记本良心账

出租屋那盏昏黄的小台灯,光线暖暖地罩着书桌。沈月没开电脑,也没碰账本。她面前摊开着一封信。信纸是最普通的横格本撕下来的,字迹有点潦草,带着年轻人使不完的劲儿,有些地方墨水被洇开了,晕染成一朵朵小小的乌云。

“妈,对不起。我骗了你。那学费…我早交不起了。在餐厅洗盘子、送外卖,挣的钱都在这儿了。”信纸中间,夹着几张折得方方正正的百元票子,带着点汗水的潮乎气儿。“看你为了我的学费,头发白得那么快,那么拼命…我心里头,像刀剜似的疼。妈,你说得对,留学那张纸,屁都不算!远没有你教我的东西重要——诚实,担当,还有你死守着的那本‘良心账’。这些,才是我以后立命的根儿。妈,对不起,也…谢谢你。”落款是“你长大了的儿子”。

沈月的手指一遍遍摸着那些被泪水晕染开的字迹,指尖下的粗糙感,就像儿子压抑的哽咽。温热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涌出来,大颗大颗地砸在信纸上,正好落在“谢谢你”那三个字上,墨迹瞬间化开,变成了一朵深色的、湿漉漉的小花。她没擦,任由眼泪淌着。过了好久,她才拿起那几张带着儿子体温的票子,又拿起那封泪迹斑斑的信,走到书架旁。她郑重地翻开那本跟了她好些年、边角都磨毛了的厚厚总账本,在空白的扉页上,用胶带仔仔细细、端端正正地把那封信贴了上去。旁边,她拿起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今天的新单子:“社区微经济互助记账培训(第一期),费用:XXX元(公益价)”。后面,用红笔添了一行小字:“预约已排满,排到年底了”。

昏黄的灯光下,泪痕斑驳的忏悔信和密密麻麻的公益订单,肩并肩贴在账本的第一页。一边是沉甸甸的愧疚和滚烫的母子情,一边是看得见的希望和沉甸甸的信任。沈月的手指轻轻拂过这两行字,像是拂过儿子低垂的脑袋,也像是拂过那些预约名单上一个个陌生却温暖的名字。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映在账本扉页那片湿漉漉的泪痕上,竟也闪着微弱却坚定的光。

(当儿子的眼泪泡软了谎言的信笺,与排到年底的公益订单一起贴在账本第一页,这奇特的组合是救赎的船票还是新生的锚点?泪水泡过的“良心账”,能载得动更多在风雨里飘摇的小船吗?)

(十)阳光里的粉笔灰:数字+人情×信任值,这就是咱的活法!

又是一个金子般亮堂的秋日午后。阳光大大方方地洒满社区小广场,给那块承载了无数悲欢的黑板,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边。细小的粉笔灰在光柱里打着旋儿,轻盈地飞舞,像无数细碎的小精灵。

沈月站在黑板前,整个人沐在阳光里。她拿起半截白粉笔,抬手,用力擦掉了之前那些密密麻麻的图示和算式。粗糙的黑板露出大片干净的空地。她定了定神,稳稳地落下粉笔。笔尖划过黑板,“沙沙沙”的声音,听着格外踏实,格外有劲儿。一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却重得像座山的公式,在阳光下诞生了:

最终资产=(数字+人情)×信任值

她写得特别慢,特别用力。最后一笔落下,“啪嗒”,粉笔在她指尖断成了两截,细白的粉末簌簌落下。她不在意地拍拍手上的灰,转过身。广场上,已经聚了不少街坊。孙梅的预制菜作坊门口,那块崭新锃亮、由社区正经颁发的“社区微经济互助示范点”铜牌,在太阳底下闪着耀眼的金光。孙梅站在牌子底下,双手叉腰,笑得见牙不见眼,冲沈月使劲儿挥手,嗓门亮得能传二里地:“沈老师!成了!!”就在这当口,沈月兜里的手机“叮咚”一声脆响。她摸出来一看,屏幕上是银行的短信通知:“收到款项:XX元(AI智算科技合作款)”。那个数字,不多不少,刚刚好,盖住了儿子复学要交的那笔钱。

阳光暖烘烘地裹在身上,舒服得让人想叹气。沈月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干爽落叶气息的空气,从那个用了十几年、磨得发白的旧帆布包里,掏出了那个老伙计——按键上的字都磨平了的计算器。银灰色的塑料壳在阳光底下,泛着温润的光。她的拇指轻轻摩挲着最中间那个磨得最光溜、几乎看不清纹路的“=”键。那个小小的按键,在年复一年的摩挲下,光滑圆润得像河滩上被水流冲刷了千万年的鹅卵石,更像一道从未歪斜、始终稳稳当当的——良心秤。

当“人情”

和“信任值”堂堂正正写进咱的活命公式,当老计算器上磨平的等号在太阳底下闪着温润的光,沈月总算把生活这杆秤给摆平了。可你手里,是不是也攥着个磨平的“等号”,在数字的洪流和人情的冷暖里,死守着心里那杆不歪的秤?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