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阅读历史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天幕:政哥看核弹人麻了刷哭二凤》?本书以林远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辰逸飞”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天幕:政哥看核弹人麻了刷哭二凤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能得军心至此,卫将军……值了。”李世民感叹道,他戎马一生,最懂这种被将士敬重的滋味。
朱元璋也点点头:“这样的将军,才是国之柱石。”
林远夹着一片毛肚,在红汤里七上八下,听着天幕里的介绍,嘴里嘟囔着:“卫青是真的稳,霍去病是真的猛,卫子夫这‘嫁妆’,含金量太高了……”
他把烫好的毛肚塞进嘴里,辣得吸了口气,又划了划手机:“看看下一个,还有什么厉害角色……”
天幕右侧的画面再次切换,但关于卫子夫一家的讨论,却在各朝代久久不散。
卫青看着满朝文武羡慕的目光,只是微微低头,眼底却藏着一丝属于军人的骄傲。
刘彻望着天幕,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等霍去病进宫,一定要好好培养,让他的“封狼居胥”,来得更早些,更辉煌些!
而那些挤破头想跟着卫青打仗的文臣,也在心里暗暗发誓:就算不能上战场,也要在朝堂上好好辅佐陛下,争取也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一顿火锅的功夫,天幕又一次用来自未来的评价,搅动了千百年前的风云。而林远,只是吃得满头大汗,浑然不知自己随手点开的视频,又在多少人心里埋下了建功立业的种子。
火锅吃得差不多了,林远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划了划,专门点开了一个关于霍去病的视频合集。
视频还没开始播放,密密麻麻的弹幕已经先一步涌了出来,像潮水般铺满屏幕:
“他是长安城里最耀眼的纨绔少年,却也是无数长安纨绔的噩梦——谁敢在他面前嚣张?提刀就敢追着砍三条街。”
“他更是长安纨绔的崇拜对象——毕竟,人家纨绔是斗鸡走狗,他纨绔是提刀杀匈奴。”
“他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带着上天的使命降临,来得炽烈,去得匆匆,却在汉匈决战的关键时刻,点燃了整个大漠。”
“大汉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帝国双璧之一——霍去病!”
“17岁……”
大秦咸阳宫,嬴政看着弹幕里反复出现的年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便能有如此成就?”
他想起自己十七岁时,虽已继承王位,却还在与吕不韦周旋,尚未真正亲政。而这个叫霍去病的少年,十七岁已经在战场上斩将夺旗,封狼居胥的雏形,似乎已在那时埋下。
【元狩二年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骑出陇西,转战六日,越焉支山千余里,斩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敌八千余,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
天幕上,简笔画勾勒出霍去病率军疾驰的画面:少年将军银甲红袍,手持长枪,身后骑兵如滚滚洪流,冲破匈奴防线,旌旗所指,所向披靡。
“好一个‘转战六日’!”刘彻猛地站起身,指着天幕,声音里满是激动,“孤军深入,却能连破匈奴王庭,此等胆魄,千古少有!”
卫青站在一旁,看着外甥的战绩,眼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武将对强者的敬佩——这等打法,比他当年更猛,更烈,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不可当。
【元狩二年秋,霍去病与公孙敖分兵出击,公孙敖迷路失期,霍去病孤军深入,渡居延泽,至祁连山,歼敌三万余,俘虏匈奴王五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四万余。】
“又是孤军深入!”
“祁连山!那是匈奴的腹地啊!”
满朝文武看得心惊肉跳,这哪里是打仗?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可偏偏,这少年就打赢了,还赢得出奇的漂亮。
永乐年间,北平燕王府。
朱棣死死盯着天幕上霍去病“孤军深入祁连山”的画面,热血直往头上涌。他本就好战,一辈子打了无数仗,此刻看着霍去病的战绩,只觉得手痒。
“好!打得好!”朱棣一拍大腿,对着身边的朱高炽道,“老大!赶紧给我筹点钱!咱也整一支精锐,去漠北溜达溜达,学学这霍去病,也去斩几个蒙古王公回来!”
朱高炽苦着脸,揉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一脸无奈:“爹,真没钱了……上次北征,府里的银子早就花光了,现在连给士兵发饷都得拆东墙补西墙,实在挤不出来了啊。”
朱棣瞪了他一眼,却也知道儿子说的是实话,只能悻悻地哼了一声,继续盯着天幕,心里直痒痒。
【元狩四年,22岁的霍去病,与卫青各率五万骑兵,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出代郡,北进两千余里,遇匈奴左贤王部,大破之,歼敌七万余,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祭天封禅;又至姑衍山,祭地禅礼,登临翰海(今贝加尔湖)而还。】
“封狼居胥!”
这四个字一出,所有朝代的武将都屏住了呼吸。
封禅,历来是帝王之事,而霍去病以将军之身,在匈奴圣地狼居胥山祭天,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匈奴精神的彻底碾压——告诉他们,汉家儿郎,能打到他们的心脏,能在他们的圣地,宣告胜利!
“壮哉!壮哉!”刘邦在长乐宫来回踱步,激动得手舞足蹈,“22岁!22岁啊!咱刘家的后辈,就是厉害!这要是让老子遇上,非得跟他喝三碗不可!”
刘彻站在未央宫前,望着天幕上“登临翰海”四个字,眼眶湿润。他毕生的梦想,就是彻底打垮匈奴,让大汉的旗帜插遍漠北。而霍去病,替他做到了,在他22岁的时候。
【他是上天给予汉家的限时外挂,来得迅猛,却也收得仓促。元狩六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去世。】
弹幕的节奏突然慢了下来,带着浓浓的惋惜:
“天妒英才……如果他能活久一点,匈奴可能真的会被打灭绝。”
“大汉双璧,缺一不可啊……”
刘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呼吸猛地一滞。他死死盯着“24岁去世”几个字,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24岁……这么年轻……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史书未详。后世推测,大概率与匈奴的阴毒手段有关——匈奴战败后,将病死的牲畜、尸体投入水源,污染河流。霍去病深入漠北,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染上疫病,最终不治。】
“水源投毒?!”
刘彻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滔天怒火,随即化为深深的后怕。他转头,看向站在不远处的那个瘦弱少年——此刻的霍去病,才刚被接入宫中,不过七八岁,正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他。
刘彻几步冲过去,蹲下身,紧紧抓住霍去病的肩膀,语气是从未有过的急切和严厉:“去病!听着!”
少年被他吓了一跳,怯生生地看着他。
“以后!无论什么时候!在外面打仗,绝对不许喝生水!不许随便饮用不明水源!”刘彻一字一句,几乎是吼出来的,“渴死也不能喝!听到没有?!”
霍去病被他的样子吓到,傻傻地点点头:“陛…陛下,我……我记住了。”
刘彻还不放心,猛地转头对身后的内侍吼道:“传朕旨意!从今日起,给霍去病身边安排三个最好的太医,寸步不离!他去哪,太医去哪!专门盯着他的饮食起居,尤其是饮水!但凡有一点问题,朕扒了你们的皮!”
“臣遵旨!”内侍们吓得连忙跪倒,连滚带爬地去传旨。
刘彻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看着眼前这个还带着稚气的外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一次,绝不能让他再走老路!绝不能让大汉失去这颗最耀眼的将星!
嬴政看着天幕上霍去病的结局,又看了看刘彻紧张的样子,沉默良久,才缓缓道:“天纵奇才,却如此短命……可惜,可叹。” 他忽然想起自己求仙问药,或许,长生,真的是所有帝王都绕不开的执念——不仅为自己,也为了留住这样的人才。
林远看着视频里霍去病的生平,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酸梅汤喝了一口:“要是霍去病能多活几年,历史说不定又是另一番样子了……”
他关掉视频,结了账,走出火锅店。晚风一吹,带着点凉意,他缩了缩脖子,准备去书店买地图。
而天幕之下,刘彻还在反复叮嘱霍去病“不许喝外面的水”,朱棣还在为没钱打仗唉声叹气,嬴政则在琢磨着“水源投毒”是不是也能用到对付匈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