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不不不,朕就是昏君!》中的崇祯朱由检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历史古代风格小说被明日天晴可以放风筝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明日天晴可以放风筝”大大已经写了379834字。
不不不,朕就是昏君!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九月初七,皇兄离开的第十七天,自己登基的十五天。
紫禁城,太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建筑,一直常朝的举办地。
面积约2377米,中央设七米高的金漆雕龙宝座,周围环绕六根贴金盘龙大柱。
朱由检摆着一张生无可恋的脸,走进了太和殿。
尽管第一次上早朝,但是还是兴奋不起来,毕竟自己都穿越了,还得早起做牛马,那自己岂不是白穿越了。
刚坐上龙椅,鸿胪寺赞礼官高喊:
“跪”
“叩首”
“兴!”(起身的意思)
三跪九叩之后,百官高呼,
“吾皇万岁万万岁。”
还别说,这动作还挺整齐的,很有气势,口号喊得也深得吾心。
心情竟然愉悦了起来,实锤了,自己就是俗人 ,爱慕虚荣,容易满足。
“众卿平身!”
侍立在自己左侧的王承恩,高喊: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殿安静的有点尴尬,这是什么情况,
自己今天第一天上早朝不会这么草率吧,
还期待着有什么大戏看那。
又看了一眼黄立极,这老小子居然跟自己对眼后,向着后方看了一眼。
这是什么意思,这破首辅安排的不到位了,体验太差,差评。
又等了几息,朱由检看确实大家都没事,向王承恩递了个眼色,
王承恩刚要开口喊退朝,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
“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刘之凤,弹劾吏部尚书周应秋三宗罪。
第一结党营私,勾结文选司郎中李仁龙,公开卖官索贿。
第二谄媚阉党,结交近使。
第三因私毁坏朝廷威望,其人品败坏,人称周日万,据传其每日要收贿赂一万两白银,性质极度恶劣。
请陛下严办此撩,以正视听。”
刘之凤的奏报刚结束,紧接着,
“微臣,吏科给事中张慎言附议。”
“微臣….”
一连十几个朝臣附议,
“微臣冤枉!”
吏部尚书周应秋赶紧出班奏报,
此时已经有些慌乱了,前几天自己刻意的疏远了魏忠贤,积极联络了浙党,晋党等乡党的党魁,
大家当时聊得很愉快,不是还准备接下来好好合作吗?
怎么今天就变成这个局面了,搞自己干什么搞黄立极,搞魏忠贤啊。
其焦急的看向周围的人群,却是无一人与他对视。
朱由检心里暗笑,终于看上戏了,自己估计还有台词那。
少卿,内阁大学士张瑞图也出班附议,随后更多的三品以上官员出来附议。
周应秋,确实有些菜啊,
朱由检见差不多了,出口问道:
“此事首辅怎么看?”
黄立极早知道有此一问,从容不迫的答道:
“此事既然有这么多人附议,臣觉得是该查查,也好…”
“好,就按首辅说的办。”
朱由检直接打断了黄立极的长篇大论,自己还得抢人头,不,是抢韭菜,哪有那闲工夫听你叨叨。
随后厉声说道:
“锦衣卫堂上官何在。”
“微臣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
“把周应秋待下去,着锦衣卫彻查此案。”
“微臣领旨。”
说着许显纯一挥手,上来两名锦衣卫体骑,把已经瘫痪在地的周应秋,拖了出去。
“且慢..”此时已经有大臣出声阻止。
但是许显纯可不敢耽搁,只要皇上不说话,别人谁说话都一样,都是个屁。
出声的大臣见锦衣卫不搭理他,赶紧向着龙椅上朱由检躬身,说道:
“陛下此案涉及到朝廷二品重臣,应当三思会审,才符合朝廷法度,避免误判。”
朱由检早知道如此,不过还是和煦的说道:
“爱卿勿忧,锦衣卫只负责前期侦缉,探查案情,搜集证据,最后肯定会交给三司会审的。”
说话的大臣见状,只好作罢。
周日万,这名字真TM霸气,一天一万两白银,这颗韭菜有点大啊。
不过朕很是喜欢。
此时黄立极出班,躬身道:
“陛下,这吏部尚书既然出缺,应该及时补缺,免的耽误朝廷运转。”
朱由检闻言,随口问道:
“首辅可有人选。”
“臣举荐前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郑三俊,此人为官清廉,不畏强权…”
“微臣附议”十几二十个官员出来附议声援。
“微臣举荐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此人…”
又有几个人出班附议。
朱由检看着一脸的兴奋,斗起来了。
“微臣举荐南京翰林院掌院学士周延儒,周大人..”
…..
举荐完,这些人又开始互相弹劾起来,
听着都头疼…
黄立极见皇上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眼神示意。
都察院巡殿御史出列大喊
“肃静,再有大声喧哗者,记录在案。”
黄立极此时出列,躬身道:
“请陛下圣裁。”
老东西坏的很啊,让我当廷圈点,我人名都没记全。
先拖一下又不会死,如果当廷定下来,这帮人下去还怎么唱戏。
“着内阁早朝结束后组织廷推,有结果后,奏报养心殿。”
“微臣领旨。”
黄立极心里有些小小不开心,要是能当廷圈点,那就不会有啥大问题,但是要廷推又得交换利益,扯皮。
王承恩此时再次大喊: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朱由检此时心里被这帮大臣搞得烦得很,急需回去补觉。
没想到此时又有人出列奏事。
“微臣都察院御史周翔,有本奏问。
自辽东巡抚自袁崇焕八月罢官后,辽东巡抚一直空缺,
辽东乃我朝军事重镇,对大明至关重要。
朝廷应当从速任命新的巡抚,以安辽东局势。”
“微臣都察院陈琦瑜附议。”
随后又有几个大臣附议。
朱由检转头对黄立极问道:
“首辅此事内阁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