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已过正午,雪虽然停了但阴云并未散去。而碎叶城与碎梦岭之间来往不多,所以没有官道,不通商也没有近路。苏铭只能顺着校尉指明的方向凭直觉前行。
这匹战马久经风霜,在此天气下竟然愈奔愈速。
苏铭第一次这样无拘无束的策马狂奔,不禁联想到当年,霍去病率领汉军精锐纵横于漠北草原,匈奴腹地,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建立了彪炳千古的不世功勋。
现在他独自一人,一往无前的驰骋在当年汉冠军侯成就事业的古战场上,不禁心情豪迈,意气冲天,大赞道:“好马!好马!好男儿就应该驰聘疆场,马革裸尸。”
但是帅不过三秒,苏铭紧接着就感到一阵刺骨钻心的高冷。再加上飞马奔腾,一路癫狂,他一口气没接上,突然就眼前一昏,晕在了马背上。
等到苏铭醒来时天色已晚。他趴在马背上,而马则凭本能一直不停的缓慢行走。
老马识途。苏铭想到,我不认路,但这匹马应该去过碎叶城,所以它知道怎么走吧。
必须快点走,不然后半夜就要被冻死。
苏铭一天一夜滴水未进,这时候是又饥又渴又冷又累。但是不能休息,一躺下就是必死无疑。
马虽然走了半天,不过行程不远,应该问题不大吧。先试试看,等它跑不动了我们再休息。
于是苏铭策马狂奔,不成想这一跑就是大半夜。苏铭急于赶路,也没意识到有什么差错。
终于看到了前方天边泛出的朝晖,远处隐约还有一座城池,矗立在广袤的边野之中。
其实朝阳和夕阳的景色一模一样,东边的日出就是西边的日落。而且苏铭想不到有关边塞日出的诗。
事实上在他看到边城的第一眼时,想到的就是一句,长烟落日孤城闭。
当然此刻苏铭毫无诗情画意,只是长舒一口气:“终于到了”。顿时他便纵马无力,身不由己的瘫在了马背上。懒散的任由战马自行前进。
一直到烈日当空才走到城门口,苏铭抬头看了一眼太阳,自语道:“又耽搁一个上午。”说完便有气无力,放纵自己从马背上倒下。
守城士兵见他体力不支几乎要死,便急忙把他抬到城墙边搭建的草棚里,又端来一碗水给他喝。他却虚脱的努力挣扎:“不能喝,不能喝。”
士兵哪里会听。救人要紧,于是不顾他的反抗,掰开嘴就往里灌。而他也极度口渴,这送到嘴边的水如何拒绝得了。
不管了,要死死吧,至少不是渴死。终于他决定不再忍耐,猛喝下去三大碗。随后便出现应激反应,又一次昏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已是在守备府。看管的士兵见他醒了,急忙跑去告知城守。不久,城守便带着一众人出现在他眼前。
城守早已从他身上搜出了那封请功信,也略知一二他的神通。只是疑惑这封信明明是交与碎叶镇经略使的,而且也只有区区六十里地,他怎么会舍近求远跑到四百里外的精忠城来?
城守想问明他来此的因由。不过苏铭顾不上搭理他,而是一直在推论确定这样一个可能:既然水没有被喝死,那么吃也不应该是问题。而且就算死,那也要做个饱死鬼才是。
主意料定后,苏铭打断城守的问话,也顾不得斯文,直接就向城守要吃要喝。城守不敢怠慢,忙吩咐下人准备饭菜。
待到吃饱喝足,城守将苏铭让到前厅品茶。苏铭这才开始和城守进行官方交流。
吃饱喝足犹如满血复活,这一刻苏铭感觉比得道升仙还快活。同时也断定自己的穿越是一个无敌的人设。于是不免在城守面前大言不惭夸夸其谈。从天文地理到求仙问卜,苏铭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的城守一愣一愣的。
相传老子西出涵关化胡为佛,传授关令尹喜《道德五千言》。尹喜因之悟得大道,追随老君西去。
而现在苏铭把城守忽悠的云里雾里,他也真怕守备跟尹喜一样弃官修道。
第二天一大早,苏铭还在睡梦中的长安城与名士饮酒论诗,却忽听得屋外一阵激烈的拍打,朦胧中依稀听见有人在喊:“神人!神人!大事不好了~。”
苏铭不慌不忙的开开门,只见城守一脸惊慌焦躁的说道:“神人,大事不好了。”
苏铭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今早鄯勒城有人来报,突厥人集结了三万兵马前来犯境,昨夜已抵达落石城下。而突厥的前锋部队已距我城不足六十里地,半天即可到来。”
要打仗了?苏铭虽然知道一定会遇见战争,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好,甚至连西域各族势力以及大唐兵力分布都没弄明白。就这么毫无准备且稀里糊涂的被卷入战争,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反正自己是穿越过来的,不用负任何责任。生死,输赢都无所谓。既然没办法回到现代,那不如就在盛唐玩个痛快。
“我们最近的援兵在哪?”
“轮台,距此地四百里。不过那里只有六千兵,而且轮台是重镇,兵力本身就不够,更遑论前来救援。”
“走,大厅议事。我需要了解本城周边两百里之内的山川水文和各族详情。”
苏铭知道这一仗肯定是赢了,可是具体怎么赢的史书交代不详,也可能自己读书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绝不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靠骂战赢得的。
众将直讨论到天黑也没议出个锦囊妙计。最后只好各司其职,死守城池以待援军。
等众将离去,苏铭自觉万分惭愧,瘫坐在椅子上发愣。城守见他一言不发,计无可出,便也不强求,知趣的离开,安排守城事宜去了。
历来守城,无论输赢都是杀敌一千自损一万。从战略上讲叫必争之地,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根本没有战术可言,到最后往往会出现吃人肉喝人血的惨烈局面。
苏铭不能保证,即使这边能坚守一个月,援军又是否一定会火速来救。如若不然,那自己这个无用书生就极有可能被扔进开水锅里充当军粮了。
不行,得做点什么。对,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用发展的眼光分析矛盾。
打仗就是打后勤,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苏铭让城守全城收粮,无论军民,无论老弱病残孕每日都固定配额发粮,并且分类别聚集人群管理,以求最大化的延长耗粮时间。
西域地下水位低,冬天冻土也不好挖。在精忠城里并无一口水井,全靠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冬天只能凿冰取水。
平时尚能去城外凿冰,可敌兵围城必定切断河流。所以挖井势在必行。苏铭集合四百壮汉在全城四十处地方日夜挖井取水,并严令不见水不得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