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呓语纪元》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银发赤木”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李文,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呓语纪元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古籍修复室内,李文依旧靠坐在椅子上,但之前那种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窒息感,已经荡然无存。
他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不见底的深水,倒映着工作台上那本摊开的《异闻录》和那张画着朱砂圈的地图。愤怒、不甘、恐惧……这些剧烈的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他用一种冰冷的、属于“收藏家”的绝对理智,强行压制、打包、归档,暂时存放在了自己精神宫殿的最深处。
他知道,放任这些情绪滋生,只会让自己再次滑向失控的边缘,那无异于自杀。
【扮演法】。
许文青先生留下的、唯一的救命稻草,其真正的价值,在这一刻,才向李文展露出了最核心、也是最锋利的獠牙。
李文闭上眼睛,在自己的脑海里,将那段关于【扮演法】的知识,翻来覆-去地、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研读”。
【身为一名收藏家,你应当对自己的藏品了如指掌。仔细研究你获得的每一件藏品,理解它的历史,解读它的内涵,并将其妥善地归档整理。每一次成功的解读与归档,都能让你更好地‘消化’它所蕴含的知识,让你离疯狂更远一步。】
过去,他将这段话理解为一种“消化”魔药的“方法论”。他认为,只要自己像个学者一样去研究,就能维持理智,安然无恙。
但现在,在经历了那场残酷真相的洗礼后,他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这根本不是什么温和的“方法论”。
这是一条充满了侵略性、控制欲和支配欲的“行动纲领”!
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其本质是什么?
是对物品、对知识、对秩序的极致占有欲!
一个顶级的收藏家,在面对一件稀世藏品时,他不会仅仅满足于“拥有”它。他会去发掘它的全部历史,考证它的每一处细节,分析它的所有工艺,最终,他要达成的,是对这件藏品从物理到概念层面的、绝对的、彻底的“掌控”!
而现在,摆在李文面前的,就是他此生遇到的、最宏大、最危险,也最富挑战性的“藏品”——他自己的“命运”。
这个所谓的“天命”,这个“祭品”的结局,在许文青先生看来,是“别无他法”的铁律。
但在李文看来,它只是这件名为“命运”的藏品上,附带的一张陈旧、破损、且信息不全的“说明书”罢了!
许文青先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他所能接触到的知识,最终得出了一个悲观的结论。他选择了接受,选择了牺牲。
但李文,不一样。
他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着前人无法想象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工具。更重要的是,他拥有许文青先生没有的东西——那段完整的、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记忆!他站在了前辈的肩膀上,他能看到许文青先生没能看到的风景。
“别无他法?”李文在心中冷笑,“那只是因为你收藏的‘资料’还不够多。”
【扮演法】的核心,是“消化”。而“消化”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则是“研究”和“分析”。
他要拒绝那个被安排好的结局,唯一的办法,就是成为一个比许文青先生更出色、更强大、更疯狂的“收藏家”!
他要将这个所谓的“天命”,当成一件特殊的“藏品”,进行最彻底的、最冷酷的“研究”。他要去收藏关于它的一切信息,分析它的每一个薄弱环节,解读它运转的底层逻辑。
他要像修复一本濒死的古籍一样,先将这本名为“命运”的书彻底拆解,分析它的纸张、油墨、装订线,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将它重新装订成……他想要的样子!
这个念头,疯狂、傲慢,充满了对未知规则的亵渎。
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该有的姿态!
一个收藏家,绝不会允许自己的藏品,反过来掌控自己。
想通了这一点,李文感觉自己体内的魔药力量,非但没有因为他的“大逆不道”而躁动,反而发出了一阵愉悦的、近乎“雀跃”的共鸣。
他的“扮演”,在这一刻,才算是真正地踏入了门径。
他缓缓地睁开眼睛,眼神中的冰冷与决绝,已经化为了一种如同猎鹰般的锐利与专注。
他不再迷茫,也不再恐惧。
他有了清晰的行动计划。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信息收集。
他要将所有与“静海之眼”、与这个世界的“里侧”相关的知识,全部纳入自己的“收藏”。
他的目光,落在了工作台上的两件物品上。
《静海市地方水文异闻录》。这是他的“基础教材”,是许文青留下的遗产。他必须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一条okkh索都吃透,将其变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基石。书中记载的其他三十六件“异常事件”,就是他最好的研究案例。
那张老旧的地图。这是郑教授给他的“考卷”,也是一个明确的“威胁”。他不会立刻去中心公园冒险,但他会开始从外围,通过图书馆的资料库、城市档案馆、甚至是网络,去收集关于那个地方的一切信息。从历史变迁到地质结构,从民间传说到奇闻异事,任何一条看似无用的信息,都可能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
除了这两件明面上的东西,还有两个隐藏在暗处的“收藏目标”。
那个吞噬了老陈的“渴地”。他暂时不会靠近,但他可以利用《异闻录》中的知识,去研究它的“规律”。任何异常,都有其运转的逻辑。只要找到了逻辑,就一定有可以利用的漏洞。
以及……那个神秘的“现实稳定局”。
李文走到二楼走廊的那个监控盲区。他蹲下身,看着墙角那个微不可见的划痕。这个组织的存在,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头。
他们是敌是友?他们对“静海之眼”了解多少?他们是否也在寻找下一个“祭品”?
这些问题,他都必须搞清楚。这个组织,是他目前计划中最大的变数,也是一个潜在的、极其丰富的信息来源。
他站起身,心中的计划已经清晰无比。
他没有再回修复室,而是直接走向了图书馆的主借阅区。已经是深夜,这里空无一人,只有一排排巨大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在黑暗中静静地矗立。
若是从前,他会觉得这里空旷而寂寞。
但现在,他看着这一排排的书架,眼中却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在他的“视野”里,这里不再是书籍的坟墓。
这里,是一个沉睡的、浩瀚无垠的知识宝库。
是他的狩猎场。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成为“收藏家”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扮演”。
他要将整个图书馆,都变成他自己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