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他这话一出口,正在为儿子的指点而茅塞顿开的刘海中,立刻把腰杆挺得笔直,脸上露出一丝警惕和得意,探讨?就你易中海那点水平,还想跟我儿子探讨?我儿子可是部委的技术骨干!

刘光奇放下手里的半成品,拍了拍手上的铁屑,态度依旧不卑不亢:“一大爷您客气了有什么问题您尽管说咱们一起研究。”

他倒想看看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易中海见他态度谦和,心里顿时多了几分底气。

他清了清嗓子,拿捏起七级钳工的架子,慢条斯理地说道:“是这么回事,为了这次的八级工考核,我最近在练习加工一个‘燕尾槽滑块’。要求是滑块跟基座的配合间隙,不能超过两道,我这手艺,在厂里是数一数二的可不知怎么回事,每次锉到最后不是这头紧了就是那头松了总差那么点意思,光奇你是文化人,知识水平高,帮一大爷分析分析,这是不是跟那个……叫什么‘热胀冷缩’的原理有关系?”

他说得头头是道,还特意拽了个物理名词,显得自己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实际上,这道题已经困扰他半个多月了,眼看考核在即,他是真没辙了才想借着“探讨”的名义,从刘光奇这儿套点干货。

在他想来刘光奇就算再厉害,也是个搞理论的自己把问题抛出来他给点理论建议,自己再结合实践,这事儿不就成了?面子、里子都有了。

然而,刘光奇听完,却连想都没想直接摇了摇头。

“一大爷,您这个问题,跟热胀冷縮关系不大。”

一句话,直接把易中海后面的话全给堵了回去。

易中海一愣,脸上有点挂不住:“那……那是什么问题?”

刘光奇不急着回答,反而反问道:“一大爷,我先问您三个问题。第一您加工这个燕尾槽,用的是什么锉刀?是平锉还是三角锉?锉刀的纹路是单纹还是双纹?”

“这……”易中海被问住了支支吾吾地答道,“就……就厂里发的普通平锉,双纹的劲儿大!”

刘光奇点点头,又问:“第二个问题,您在测量间隙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工具?塞尺,还是涂抹红丹粉看接触点?”

“当然是塞尺!”易中海立刻答道,这可是钳工的基本功,他显得很有自信。

“好。”刘光奇的表情看不出喜怒,继续问出第三个问题,“那您在加工前,有没有对工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

“去……去什么火?”易中海彻底懵了,他当了二十多年钳工,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词儿。

刘光奇看到他这副表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他捡起地上的木棍,在父亲刚才画的草图旁边,又画了一个燕尾槽的截面图,讲解道:“一大爷,您的问题出在根子上。第一加工燕尾槽这种精密斜面,应该用单纹的三角锉进行精加工,双纹锉切削量太大,很容易导致‘过切’,也就是您说的这头紧那头松。”

“第二塞尺只能测量线性间隙,但燕尾槽是面接触,您应该用红丹粉涂抹法,通过观察接触面的印记来判断哪里高了哪里低了这样才能进行精准修配。”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抛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去应力退火’。任何金属工件在粗加工后,内部都会产生应力,您看着是平的放一晚上,它自己就会有零点零几毫米的变形。您想达到两道的精度,就必须在粗加工后,把工件放进退火炉里,进行一次去应力处理,消除内部变形的隐患,然后再进行精加工,否则,您这边锉好了那边它自己又变形了您这辈子也锉不到合格。”

一番话,如同一串天雷,劈得易中海里焦外嫩,呆立当场。

什么单纹锉红丹粉去应力退火……这些词儿他一个都没听过!

他一直引以为傲的钳工技术,在刘光奇这番理论联系实际的降维打击面前,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玩意儿,漏洞百出!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两句给自己找回点面子,却发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刘光奇说的恐怕全是真的!

旁边的刘海中,早就听得两眼放光,心里的自豪感简直要溢出来了!

看看!看看我儿子!什么叫水平?这就叫水平!三言两语,就把院里技术最好的易中海给说得哑口无言!这哪是探讨啊,这分明是大学教授给小学生上课!

他故意咳嗽一声,用一种“与有荣焉”的语气,对易中海说道:“老易啊,听见了没?光奇说的那可都是书本上的大学问!你啊,就是经验主义,得学!得与时俱进!”

易中海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又青又白,尴尬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他本想来“指点”一下晚辈,顺便套点技术,结果倒好,被人家当着刘海中的面,彻彻底底地上了一课,班门弄斧,丢人丢到家了!

“啊……啊哈,原来是这样……”他干笑两声,强行挽尊,“我……我也就是这么一想跟你这么个高材生一聊,思路果然就清晰多了!行了我明白了我回去再琢磨琢磨!”

说完,他再也待不下去几乎是落荒而逃,背着手快步走回了前院,连头都没敢回。

看着易中海狼狈的背影,刘海中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一巴掌拍在刘光奇的肩膀上,力气大得惊人:“好小子!真给爸长脸!痛快!太痛快了!”

刘光奇只是笑了笑他知道从今天起,易中海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摆什么“一大爷”的谱了。

第二天,刘光奇刚到办公室,组长王建国就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兴奋。

“小刘快跟我去一趟司长办公室,林司长要见你!”

林司长?通用机械司的一把手?

刘光奇心里有些疑惑,但还是立刻起身,跟着王建国来到了三楼的司长办公室。

办公室里,一个五十岁左右,面容威严的领导正坐在桌后,手里拿着的正是刘光奇前几天画的那份“热得快”原型设计图。

“报告!”

“进来!”林司长抬起头,目光如炬地落在刘光奇身上,“你就是刘光奇?”

“是!林司长好!”

“好小子,不错!”林司长指了指手里的图纸,开门见山,“你这个发热元件和‘热得快’的设计,我看过了想法很大胆,也很有价值!如果能成功,意义重大!”

他站起身,走到刘光奇面前,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正好,市里最近要搞一次大规模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由咱们部和冶金部联合主导。部里决定,要抽调一批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年轻骨干,组成专家评审组,下到各个基层厂矿,去监督和指导这次考核。”

说到这,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光奇。

“小刘,你在第二机械厂的表现,张建军厂长已经写了详细的报告交上来了,部里研究决定,你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又强,是这次专家组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王建国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与有荣焉。

刘光奇心中一动,隐隐猜到了什么。

只听林司长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了命令:

“我决定,正式任命你为本次轧钢厂技术等级考核专家评审组的成员,主要负责钳工、机加工两个工种的现场技术评审。小刘同志,有没有信心,完成好这次任务?”

轧钢厂……评审组……负责钳工?

刘光奇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易中海那张涨成猪肝色的老脸。

这下,可真是有好戏看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