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我是鲲鹏之这个洪荒不太一样鲲鹏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我是鲲鹏之这个洪荒不太一样

作者:好看的黄瓜

字数:131312字

2025-10-16 18:51:36 连载

简介

我是鲲鹏之这个洪荒不太一样》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东方仙侠小说,作者“好看的黄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的主角鲲鹏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31312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我是鲲鹏之这个洪荒不太一样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肉身踏入金仙层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但林玄很快发现了一个新的、更为隐性的危机——元神修为的严重滞后。

天仙后期的元神,去驾驭一具拥有金仙之力、且潜力无穷的混沌金身,就如同一个稚童,勉强挥舞着一柄千钧重锤。不仅无法发挥出金身全部的威力,更在精微操控上显得力不从心。每次全力运转《混沌金身诀》引动混沌之气时,元神都会传来阵阵刺痛与滞涩感,那是掌控力达到极限的征兆。长此以往,不仅修炼事倍功半,更可能在关键时刻因元神不济而出现致命破绽。

“必须提升元神修为!”林玄意识到,肉身与元神必须协调发展,否则这强大的混沌金身非但不是助力,反而可能成为拖累甚至隐患。

然而,最大的问题依旧横亘于前——功法缺失。

鲲鹏的本命元神修炼法门随着传承一起残缺不堪。而《混沌金身诀》虽是无上法门,但其侧重点在于淬炼肉身、演化体内混沌,对于元神修炼虽有裨益,却并非主修之道,更多是随着肉身强大而被动提升,效率远不能满足当前需求。

坐拥宝山,却无开采利器。这种窘境,逼得林玄不得不将目光投向自身最大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宝藏——他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灵魂,以及其中蕴含的、与此方洪荒世界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既然无现成功法可用,我何不自创一门?

这个想法极其疯狂。在洪荒世界,任何一部能直指大道的功法,无不是历经无数大能千锤百炼,或是先天传承而来。自创功法,尤其是高阶功法,难度无异于开天辟地。

但林玄有其优势。他拥有混沌珠,可近距离观摩、体悟那最本源的混沌状态,这是任何洪荒大能都难以企及的机缘。更重要的是,他脑中装着来自信息爆炸时代的、看似虚无缥缈却充满奇思妙想的“杂学”。

他首先回想的,是烙印在华夏文明基因深处的古老经典——《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些玄之又玄的经文,在此刻的北冥之底,结合他对混沌的感知,焕发出全新的光彩。他试图用《道德经》阐述的“无”与“有”、“虚”与“静”的道理,去理解混沌化生天地、动静相生的奥妙,希望能从中提炼出滋养元神、契合大道的法门。

同时,他搜刮着前世阅读过的无数洪荒小说中,关于元神修炼的种种设想。什么“斩三尸”、“凝道种”、“开内天地”、“观想混沌青莲”……各种或严谨或脑洞大开的设定,此刻都成了他推演功法的参考素材和灵感来源。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他将《混沌金身诀》作为根基框架,以其引动的混沌之气为能量源泉;将《道德经》的哲学思辨作为总纲指引,确定“致虚守静”、“道法自然”的修炼方向;再辅以那些小说中的奇思妙想作为具体术的尝试。

意识海中,仿佛开启了一个巨大的演武场。无数由神念构成的符文、经络图、观想模型生灭不定。他尝试构建新的元神运转路线,模拟混沌之气对元神的淬炼与滋养方式。

时间在一次次推演、一次次失败中流逝。

他尝试“观想混沌珠”,意图在识海凝聚珠影,吸纳混沌意蕴,却因混沌珠位格太高,观想出的虚影徒具其形,毫无神韵,反而差点引动混沌珠本体气息震荡,伤及元神。

他又尝试模仿“斩三尸”,意图在元神中分离杂念,纯化本质,却发现自身念头因穿越之故本就复杂,强行分离更是差点导致意识分裂,险象环生。

他还设想“身神同修”,将每一个肉身微粒都视作一个丹田,同时淬炼,以期元神随肉身同步壮大。但这个工程太过浩大精密,以他目前的元神修为和掌控力,根本无力支撑如此复杂的体系,推演片刻便头晕目眩,难以为继。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碰壁。

自创功法之难,远超想象。这并非简单的力量堆积,而是需要对大道法则有极深的理解,对自身状态有精准的把握,对能量运转有玄妙的构思。他空有超越时代的见识和顶级的资源,却缺乏最关键的、对洪荒天道及自身道路的深刻感悟作为基石。

不知又过去了多少年,林玄从又一次失败的推演中回过神来,意识中充满了疲惫与挫败感。功法,依旧毫无头绪。前路似乎被浓雾笼罩。

然而,就在他准备暂时放弃,继续打磨肉身之时,一道灵光,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意识!

“等等……我为何总是执着于‘创造’一部全新的、完整的功法?”林玄猛地抓住了这丝灵感,“我最大的优势,是《混沌金身诀》这门直指大道本源的炼体之法,以及混沌珠这混沌之源!”

“元神为何不能像肉身一样,接受混沌之气的淬炼?《混沌金身诀》虽未明确主修元神,但其总纲提及‘身即混沌,混沌即身’,这‘身’难道仅仅指肉身?何不将元神也视为‘身’的一部分,尝试用淬炼肉身的混沌之气,以《混沌金身诀》的某种变式,来缓慢滋养、同化元神?”

这个想法,跳出了“自创独立元神法门”的框架,转而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适配”和“延伸”。

思路一变,豁然开朗!

他不再去构想复杂的全新运转路线,而是开始仔细研究《混沌金身诀》中关于混沌之气运转的细微描述,寻找那些可能对神魂、灵识有潜移默化影响的节点和韵律。同时,他结合《道德经》中“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的论述,思考如何引导混沌之气,以更温和、更内敛的方式,洗涤元神杂质,使其向更接近混沌本源的“婴儿”状态回归。

“或许……不需要一部完整的功法,只需要一道‘引子’,一个正确的‘接口’,将元神接入《混沌金身诀》这个庞大的能量循环系统中,让其被动接受混沌之气的滋养,虽然慢,但胜在安全、稳妥,且与肉身同源同质!”

这个方向,似乎可行!

虽然依旧充满未知和风险,但比起之前漫无目的的推演,无疑清晰了太多。林玄心中重新燃起希望,疲惫一扫而空,再次沉浸到对《混沌金身诀》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感悟之中。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