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老太太身边的,是礼部尚书的夫人。
她肯来参加老太太的寿宴,看得可不是侯府的招牌,而是老太太的身份。
皇室的老辈没剩几个,皇帝又以孝治天下,这几年对老太太越发敬重。
她入府的时候,看到门口停了一辆乌篷马车。
平平无奇,甚至连牌子都没挂。
可满京城,谁不认识。
那是谢轻的车驾。
她越发觉得,自己来对了。
“听说,今日谢大人也来了。”
老太太笑道:“他是替陛下送礼来的,这会儿怕是已经走了。”
“谢大人身居要职,公务繁忙,能抽空特意跑这一趟,足以见得陛下对您的重视。”
底下突然有人开口:“你们听说没有,太后有意让二公主嫁给谢大人呢。”
有人猜到了,但不敢确定,问道:“谢大人?哪个谢大人?”
“还能有谁,可不就是尚书夫人刚提到的,督察御史谢轻啊。”
底下女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接话了。
京城的宴会每个月总有几场,各家夫人小姐聚在一起,一则拉拢关系,联络感情,二则也是在枯燥的生活中寻个乐子,交流各自听到的八卦消息。
只有谢轻的话题,甚少有人提起。
年纪轻轻便升任督察御史,不仅是背靠大乾两大门阀之一的谢家。
更是二十岁不到,三元及第带来的底气。
他年少出名,惊艳才绝,颇得皇帝赏识。
论起来,算得上皇帝身边的第一近臣。
督察御史,监察百官,更有审判查办之权。
这几年,他在位置上,被他拉下马的官员少说也有几十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遭殃,拔萝卜连着根,满门都要受到牵连。
每隔几个月,京城也好,各州府也好,总有一两个世家,销声匿迹。
提起谢轻,就连朝廷官员,也各个小心谨慎。
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自己招来祸患。
老太太早已听闻谢轻的名号,刚才一见,又觉得和外界传言不大一样。
确实是世家贵族养出来的孩子,一言一行极有规矩和涵养。
对待长辈谦和有礼,看不出一丝雷厉风行,不近人情的影子。
见众人噤若寒蝉的模样,老太太开口道:“谢大人人中龙凤,便是配公主,也算不得高攀。”
“二公主如今已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太后看上谢大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老太太一开口,屋子里的氛围才轻松起来。
有人道:“二公主生母早逝,自小养在太后膝下,和太后感情颇深。早已听闻二公主倾心于谢大人,想必太后也是心疼公主,才做此主张的。”
老太太笑而不语。
以谢轻的门楣和地位,联姻可不仅仅是男欢女爱那么简单的事。
有人道:“这件事,我看未必能成。谢大人今年二十六岁,要是想成婚早就成了,陛下这般器重他,只要他不愿意,太后做主也没用。”
“是啊,你们说,谢大人是不是心里有人了,不然怎么一直未娶呢。”
屋子里响起一阵轻笑。
年轻的女子,都悄悄红了脸。
京城的女子,谁没在闺中肖想过谢轻。
十八岁那年,状元郎坐在高头骏马上,给多少女子留下一生难忘的惊鸿一瞥。
既已考取功名,便该成家了。
一时间,往钦州谢家说媒的媒婆都快把门槛踩破了。
一年,一年,又一年。
八年过去,每年都会有谢轻成婚的消息传出来。
可每年,都没有下文。
少年郎早已褪下青涩,成为京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御史大人。
已嫁入人妇的女子,隔着朱门红墙,偶尔听到一两句他的消息,心中也是雀跃不已。
待字闺中的少女,还在幻想自己成为谢夫人的那一日。
顾今惜眼前,也浮现出那张清冷的脸。
可惜,太可惜了。
也许,这就是天妒英才吧。
纵然万分遗憾,她也没想过,自己可以改变什么。
她连自己一年后的生死都尚不能决定,那些天高地远的事,更是和她无关了。
这一日的宴席,很是顺利。
送完最后一位客人,侯府彻底安静下来。
顾今惜抬起胳膊动了动,有些酸痛。
芷泉端了一杯菊花茶过来,上前替她轻揉。
“菊花清润,小姐多喝点,润下嗓子。”
顾今惜侧头看她一眼,“我今天的话……是不是太多了。”
她好歹也是在名利场上混过的人,迎来送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是拿手的事。
就怕入戏太深,一时半会儿忘了自己的身份。
芷泉点头,又赶紧摇头。
笑道:“多是比往常多了许多,但奴婢瞧着,那些个夫人小姐都喜欢听您说话。”
“您送王家老夫人出门的时候,她不是还一直念叨嘛,说以后你要是得空,就去看看她,陪她说会儿话。”
“小姐以前不爱说话,陪着老太太和老夫人,也只是在一旁吩咐茶水点心。”
“就算在夫人面前,也是夫人说得多,您回得少。要是夫人今日也来了就好了,有您同她说话,她肯定高兴。”
芷泉口中的夫人,便是顾今惜的亲生母亲。
顾今惜撑着下巴,一只手拿着钗子挑拨灯芯,惆怅道:“说起来,我也许久没见到母亲了,也不知她最近好不好。”
顾今惜的母亲崔氏生病了。
之前递了帖子,本来也是要来参加寿宴的。
几日前突然得了风寒,没能过来。
顾今惜:“芷泉,我记得成婚的时候,宫里送的礼单里,有一株雪莲,你明日找出来,我回家看母亲正好带给她。”
芷泉手一顿,似乎不敢相信。
“小姐要回去看夫人?”
“是啊,”顾今惜回道:“母亲病了,寿宴也办完了,我抽空回去一趟。”
“你怎么哭了?”
芷泉拿手背抹眼,“小姐嫁入侯府两年,除了跟着老夫人回顾家吃过一次席面,就再也没自己回去过。”
“夫人倒是递了好几次信过来,说想看看您。您担心回去不合规矩,好不容易提过一次,老夫人让世子爷陪您回去,结果世子爷说没空,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夫人要是知道您要回去,肯定很高兴。”
顾今惜替她擦掉泪水,柔声道:“以后我会常回去的,既然我是当家主母,这点事儿我总有权利决定吧。”
崔氏那么想她,要不是病得起不来床,定然会想办法过来。
她这个做女儿的,不能陪她已是不孝。
无论如何,她都要去探望。
顾今惜忍不住想。
也不知,原主在侯府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什么都忍了,最后也没能得一个好下场。
作者啊,你长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