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出宫?

二人不由大惊失色。

先前让李若链下去准备,王承恩就有些纳闷,没想到是天子也想出去啊。

“皇爷,这……”

“陛下……出宫,此事万万不可啊……”

天子安危关乎社稷,令他们无比惊惧。

“休要多言,朕欲出宫一事,不得告知任何人!”

“不可啊!奴婢请皇爷三思……”

王承恩苦苦哀求,方正化也跟着劝谏。

“土木堡之变”两百多年来,除了“叛逆”的明武宗,还没有哪个君王敢微服乱跑。

“啪……”

拍打御案声传来,继而传出一声怒吼:

“大胆!尔等敢不听旨意!不担心项上人头吗?”

“皇爷……”

“陛下……”

两人抬起头,眼中全是泪花,崇祯脸上则满是怒意,一副要杀人的模样。

特么封建帝王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却连出宫的自由都没有。

明代的文官最奇葩,巴不得将君王禁锢于深宫,用嘴皮和奏本叙述天下事。

自由得靠自己争取,唯有把自身变强大方有出路,皇帝同样免不了俗。

联想到时代差距,深吸几口气,崇祯转而温和地说道:

“朕岂不知尔等心忧朕之安危,然大明满目苍夷,靠几篇奏章岂可洞察全局?

朕也深感无奈啊,所以必须出去走走看看亲历亲为,为大明探寻出康庄大道!”

说完,摆出一副心事重重。

王承恩被触动了,天子说的都是事实。

方才安排李若链、曹化淳、还有自己那些事,无不体现出重振朝纲之意。

与李若链交谈时又明示要防范骆养性,那家伙这几日正好不在,出去见闻些尚不知晓的弊端,似乎未尝不可。

见二人都不再言语,崇祯接着道:

“休要再劝,方正化!”

“臣在!”

“往后凡朕出行,由你持剑常伴左右,你可明白?”

方正化睁大眼睛,不免更加惶恐,又为皇帝信任欣喜不已。

“臣领旨谢恩!”

“尔等下去准备吧!”

“遵旨,臣告退!”

“奴婢告退!”

“方大伴,你以后就不要再自称内臣了,”崇祯随意一说。

方正化打了个激灵,再次激动万分。

“奴婢感激涕零,万死不辞难报圣恩!”

此刻他是真激动,大伴加上不再称臣,足以说明一切。

心中陡然升起一股豪情,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满腔热忱!

见他那样,崇祯清楚,这头棕熊已经被收服。

……

午膳后,王承恩备了些银两和生活必需品。

李若链之前并未得到明确指令,现在得知皇帝要出去,同样惊惧不已。

不过转念一想,明白圣上意欲为何,不由生出一丝暖意。

给众人交待一番,当今天子领着百十人,分成几拨悄悄出宫。

初次跑出来崇祯非常小心,还略微装扮了一番,主要是防着周围眼线。

狗日的骆养性和不少太监阳奉阴违,与勋贵文官不清不楚,难保不出卖皇帝。

要是朝堂一旦炸锅,不是怕他们,而是来不来就引经据典言辞凿凿,听着就让人心烦。

万一还搞个落水掉坑之类,那岂不步了便宜哥哥的后尘。

众人一人一马身着便装,王承恩几人左顾右盼甚是紧张,大感罪孽深重。

崇祯觉得好笑,告诫他们放松点,没什么大不了。

走出皇宫,别说,感觉就是不一样。

差不多八年没在城中牵马穿梭了,还是当信王那会儿才有此等“殊荣”。

登基后基本呆在宫中,皇城很多地方都少有光顾,只有偶尔登煤山观望远景,连内城各个衙门都没去走动过。

而外城那边只有每年去天地坛祈福,才“有幸”光临,城外就更别提了,好像仅登基那年去祭拜过一次皇陵。

自己和当猪养的宗室其实没太大区别,每次出行前呼后拥,感受不到任何人间气息。

崇祯禁不住感叹,长期处于深宫都可以把天下给治理好?我信你个鬼!

恐怕除了开国皇帝及有远见之辈才不会墨守成规,而守成君王,基本一个鸟样。

还是所谓圣贤经典毒害太深,文官忽悠也“功不可没”!

……

几拨人七弯八拐,在阜成门集合。

李若链出示腰牌,守军一脸谄媚放行,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终于出城。

回望巍峨的阜成门宏伟无比,华夏人民智慧令人惊叹,崇祯从来没在这个角度打量过,前世的秦某人更无眼缘。

此处将在三百多年后被一个姓郭的人力主拆掉,万幸此刻可以一睹雄姿。

护城河几近干涸,周边并没有想象中的流民。

“我听说京师流民甚多,怎未见其身影呢?”

崇祯问问李若链。

“回少爷,流民集中于外城,内城管理相对森严,故……”

“晓得了,继续走吧。”

“是。”

年前就听顺天府尹钟炌禀报过,去年入冬前建奴走后更多流民云集京师,达到十万之众。

流民早已成为大明隐患,崇祯深感无奈根本没能力解决,但想到天气寒冷便动了恻隐之心,命顺天府每日施粥。

那种人间惨景唯有亲眼目睹才能体会,回城时一定去看看。

……

方正化在前面带路,避开官道走得不算快,主要是为顾及天子的龙屁股。

崇祯的骑射都荒废许久了,有点不适应,还想将来上阵杀敌,看来得经常锻炼啊。

不多时,眼前渐渐有了些破败小村落。

沿途荒野成片黄土飞扬,干枯野草一望无垠。

当下早已立春却仍旧干冷刺骨,正月期间仅下过一场小雪,北方大地非常缺水。

只有部分临近沟渠的地方,出现百姓有气无力翻挖着土地。

“快跑啊!”

“快跑……”

一群群百姓惊慌失措撒腿就跑,显得无比恐慌。

有些小孩跟不上大人脚步,吓得哇哇大哭。

崇祯心中很不是滋味,这就是他所热爱的大明啊。

原野中凄凉空旷,百姓面带菜色衣衫褴褛,见到生人就逃,到处都呈现着亡国之象。

大明并不美好啊!

“李若链!”

叹了口气,崇祯不由发问。

“小的在!”

“你说那些百姓为何惧怕我等?”

略微靠后的李若链沉思片刻,答道:

“回少爷,建奴刚退却不久,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常年官吏收税好似土匪进村,遇到马队便如惊弓之鸟,所以……”

李若链也真敢说,若是放在朝堂上,文官非得绕来绕去给他定一个大不敬之罪。

你意思天子好比土匪,找死!

崇祯当然不会计较,这番接地气的回话,让他对李若链有了些新看法,他喜欢实在的人。

“哎,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崇祯不由叹息,大明百姓太苦了。

这还是天子脚下,那河南、陕西该是何番景象,恐怕早已生不如死易子而食了吧。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