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长安皇宫,太极殿内。

檀香袅袅,却压不住殿中凝滞的气氛。李世民端坐龙椅,脸色阴沉如水,目光如利剑般扫过阶下瑟瑟发抖的唐僧,以及站在一旁、手足无措的八戒与沙僧。殿外,禁军手持长戈,戒备森严,连风吹过殿檐的声响,都显得格外刺耳。

“唐三藏,你可知罪?”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独有的威严,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砸在唐僧心头。

唐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金砖地面,声音颤抖:“陛下……臣……臣罪该万死……可臣真的不知,那经书为何会变成空白啊!定是灵山诸佛……或是悟空他……”他话到嘴边,终究没敢再将责任推给悟空——方才悟空在宫门前的怒斥,早已戳破了他一路的迂腐与偏私,此刻再狡辩,只会更显狼狈。

“住口!”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案上的玉玺都随之震颤,“事到如今,你还在推诿狡辩!朕当初信你是有道高僧,赐你御弟之名,派你率领弟子西行取经,为的是求来真经,普度我大唐子民,让天下苍生得享佛法庇佑!可你呢?耗费数年光阴,历经无数波折,带回的竟是一堆白纸!你可知,这不仅是欺君之罪,更是辜负了天下百姓的期盼!”

文武百官皆垂首而立,无人敢出声求情。此前唐僧西行,李世民曾以国礼相待,如今闹出这般丑闻,不仅大唐颜面尽失,连他这位帝王的判断力,都要被天下人质疑。

“陛下……臣……臣愿领罪……”唐僧浑身颤抖,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只求陛下看在臣数年西行劳苦的份上,饶臣一命……”

“劳苦?”李世民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地上散落的空白经书,“你所谓的劳苦,就是一次次错信妖邪,一次次用紧箍咒折磨识破诡计的悟空?就是带着这两个浑浑噩噩的弟子,一路闯祸,最终带回一堆废纸?这样的‘劳苦’,朕担待不起!”

他看向八戒,语气愈发冰冷:“猪八戒,你本是天蓬元帅,犯错被贬下凡,朕念你随唐僧西行,暂且容你跟随。可你看看自己,一路上好吃懒做,贪财好色,遇事只会退缩,从未真正帮上忙!如今取经失败,你也难辞其咎!”

八戒吓得连忙跪倒,肥硕的身躯在地上缩成一团,结结巴巴道:“陛……陛下饶命啊!老猪……老猪只是嘴馋了点,胆子小了点,可真没敢偷懒啊!那妖怪太厉害,老猪打不过啊……”

“打不过?”李世民眼神一厉,“悟空能打得过,为何你打不过?分明是你不思进取,浑噩度日!”他随即看向沙僧,“沙悟净,你本是卷帘大将,同样因罪被贬。朕以为你性情沉稳,能辅佐唐僧成事,可你呢?凡事唯唯诺诺,既不能劝住唐僧的迂腐,又不能助悟空降妖,空有一身蛮力,却毫无用处!”

沙僧面色惨白,默默跪倒在地,声音低沉:“臣……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朕今日便在此处置,让天下人知晓,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他先是看向唐僧,语气斩钉截铁:“唐三藏!朕即日起,削去你的‘御弟’名号,废除你的僧官身份,贬为庶民!从今往后,你不再是大唐的圣僧,也不再享有任何朝廷赐予的礼遇,只做一个寻常百姓,好好反省你的过错!”

“庶民……”唐僧如遭雷击,猛地抬头,眼中满是绝望,“陛下!臣……臣一心向佛,只想求经弘法,为何要如此对臣?”

“为何?”李世民眼神冰冷,“就因你辜负了朕的信任,辜负了天下人的期盼!你若真能一心向佛,便不会是非不分,更不会带回空白经书!从今往后,你好自为之,若再敢以‘圣僧’之名招摇撞骗,朕定不轻饶!”

两名侍卫立刻上前,架起瘫软的唐僧,就要将他拖出大殿。唐僧挣扎着,口中不断哭喊:“陛下!臣知错了!求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臣愿再去灵山,定要取回真真正正的经书!”

“不必了。”李世民摆了摆手,语气决绝,“灵山若真有真经,怎会给你空白废纸?你这一趟西行,早已让朕看清了所谓的‘佛道’!从今往后,大唐不再强求什么真经,你也不必再去自取其辱!”

侍卫不再犹豫,拖着哭喊的唐僧,径直走出大殿,将他扔出了皇宫大门。曾经风光无限的“御弟圣僧”,转瞬之间,沦为了一无所有的庶民,瘫坐在皇宫外的石板路上,望着巍峨的宫门,泪水纵横,却再也无人理会。

处置完唐僧,李世民的目光落在八戒身上:“猪八戒!你既不堪大用,留在长安也无用。朕命人将你送回高老庄,交由当地官府严加看管!此后你不得离开高老庄半步,不得再惹是生非,若敢违抗,便将你打入天牢,永世不得出来!”

八戒一听,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反驳——比起被打入天牢,回高老庄至少还能安稳度日。他连忙磕头:“谢陛下恩典!老猪……老猪一定乖乖待在高老庄,再也不敢惹事了!”

几名侍卫上前,押着八戒,朝着宫外走去。八戒回头望了一眼太极殿,又看了看被扔在宫门外的唐僧,心中五味杂陈,却也只能低着头,跟着侍卫离去。

最后,李世民看向沙僧:“沙悟净,你本是水神,被贬下凡后在流沙河为妖。如今取经失败,你也不必留在长安了。朕命人将你扔回流沙河,从此你便在河中思过,不得上岸扰民,若敢踏出流沙河半步,定斩不饶!”

沙僧浑身一颤,却并未辩解,只是对着李世民磕了个头:“臣……遵旨。”他知道,自己一路之上确实毫无作为,能保住性命,已是陛下开恩。

侍卫押着沙僧,走出大殿,准备将他送往流沙河。沙僧路过宫门外时,看到了瘫坐在地上的唐僧,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却也只能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他自身难保,早已无力再帮这位师父。

太极殿内,李世民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却多了几分疲惫。他挥了挥手,对文武百官道:“此事到此为止。传朕旨意,即日起,暂停与灵山的一切往来,今后大唐不再推崇所谓的‘取经弘法’,专心治理朝政,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根本!”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声应道。

散朝后,李世民独自留在太极殿,看着地上散落的空白经书,陷入了沉思。他想起当初唐僧西行前的壮志凌云,想起自己对取经的满心期盼,如今却落得这般结局,心中满是感慨。或许,所谓的“真经”,本就不在灵山,而在朝堂之上,在百姓心中。

而此时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内。

悟空正跟随菩提祖师修行,听到山下传来的消息,得知唐僧被贬为庶民,八戒被押回高老庄看管,沙僧被扔回流沙河思过,他心中没有丝毫波澜。

“师尊,他们的结局,也算咎由自取。”悟空对着菩提祖师躬身道。

菩提祖师微微颔首,目光平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唐僧迂腐偏私,识人不明;八戒贪懒怯懦,不思进取;沙僧唯唯诺诺,毫无主见。这结局,是他们自己一路之上的选择所致,与你无关。”

悟空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弟子明白。从今往后,弟子便留在方寸山,跟随师尊潜心修行,不再过问三界纷争,也不再想起那些过往的是非。”

“好。”菩提祖师微微一笑,“我方寸山,本就是清净之地,适合修行。你且记住,真正的强大,并非拥有通天的神通,而是能看清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道。”

悟空重重点头,转身走向洞内的静室。阳光透过洞顶的缝隙,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宁静。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被紧箍束缚的“取经猴”,也不再是那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是灵台方寸山的弟子孙悟空,一心向道,再无牵挂。

而长安城外,被贬为庶民的唐僧,拄着一根枯枝,茫然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他看着路边劳作的百姓,看着炊烟袅袅的村庄,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一路西行,追求的所谓“真经”,或许从未真正存在过。而他失去的,却是曾经拥有的一切——御弟的尊荣,圣僧的名号,以及那位被他一次次伤害、却始终护他周全的徒弟。

只是,一切都已太晚。他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切,如今只能像个普通人一样,在世间漂泊,用余生来偿还自己犯下的过错。

流沙河中,沙僧沉在水底,望着岸上的景色,默默反思。高老庄内,八戒被官府看管,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四处游荡,只能在院子里种种菜,打发时光。

曾经轰轰烈烈的取经队伍,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离散。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各自的选择,也印证了那句“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的至理。三界依旧,只是这趟西行取经的故事,最终成了一场空,留给世人无尽的感慨与反思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