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金箍咒缚:方寸山恩仇录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东方仙侠小说,作者爱吃糖烙饼的方超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孙悟空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总字数达到101411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
金箍咒缚:方寸山恩仇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灵山大殿之内,佛光与道韵交织碰撞,空气仿佛被抽离,连诸佛诵经的声音都消散在无形的威压之中。如来佛祖端坐莲台,面色凝重,周身金色佛光暴涨,化作万千丈光幢,将整个大殿笼罩其中,光幢之上,无数梵文流转,似有诸佛虚影诵经,散发出镇压三界的恐怖气息——这是佛门至高神通“丈六金身·万佛朝宗”,寻常仙魔只需沾染一丝佛光,便会被渡化得魂飞魄散。
“须菩提,你执意要为这顽猴强出头,莫非真要与我灵山为敌?”如来的声音透过光幢传出,带着佛门特有的威严,却难掩一丝忌惮。他深知须菩提的来历神秘莫测,当年悟空大闹天宫时,他便察觉这猴头的神通中藏着玄门至道,如今见须菩提亲自出面,才知悟空背后竟站着这般恐怖的存在。
须菩提祖师立于殿中,青袍无风自动,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鸿蒙紫气,看似微弱,却将如来的万千佛光隔绝在外。他手持拂尘,轻轻一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如来,你灵山算计我弟子在前,以谎言困他、以酷刑磨他在后,如今却问我是否为敌?倒不如问问你自己,这般行事,配得上‘普度众生’四字吗?”
话音未落,须菩提拂尘再次挥动,只见一道清光从拂尘丝中射出,看似缓慢,却瞬间穿透如来的万佛光幢。光幢之上的梵文瞬间黯淡,诸佛虚影发出一声悲鸣,竟如泡沫般消散。如来瞳孔骤缩,猛地抬手,双掌合十,口中诵念真言:“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刹那间,灵山之巅风云变色,无数金莲从虚空中涌出,每一朵金莲上都坐着一尊微型佛像,佛像口中喷出三昧真火,化作一片火海,朝着须菩提席卷而来。这是如来压箱底的神通“九品莲台·真火炼神”,能焚尽三界一切邪祟,便是大罗金仙沾到一丝真火,也会神形俱灭。
唐僧在一旁早已吓得瘫软在地,八戒沙僧紧紧护在他身旁,大气都不敢喘。悟空却双目放光,握紧金箍棒,心中热血沸腾——他从未见过师尊出手,今日才知师尊的法力竟如此恐怖,连如来都被逼到这般地步!
只见须菩提面对席卷而来的真火莲海,依旧面色不变。他缓缓抬起左手,掌心浮现出一枚太极图虚影,太极图缓缓转动,散发出“阴阳相生、万法不侵”的道韵。当真火莲海触及太极图的瞬间,竟如溪流汇入大海,瞬间被吸纳殆尽,连一丝火星都未曾留下。
“这……这是何物?”如来失声惊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的九品莲台真火,乃是佛门本源之火,从未有过被如此轻易化解的先例。
须菩提淡淡一笑:“不过是玄门最基础的阴阳大道罢了。你灵山佛法虽强,却终究跳不出‘相’的束缚,而我玄门之道,讲究‘道法自然’,万法皆可化,万力皆可卸。”
说罢,须菩提左手轻轻一推,掌心的太极图骤然暴涨,化作遮天大幕,朝着如来的莲台压去。太极图转动间,天地法则都似被搅动,灵山大殿剧烈震颤,琉璃瓦纷纷坠落,诸佛皆面露惊恐,纷纷祭出法宝抵挡,却依旧被太极图的威压逼得连连后退。
如来见势不妙,猛地从莲台上站起,周身佛光再次暴涨,头顶浮现出一尊巨大的佛像虚影,与他本人一模一样,正是他的法身“如来法相”。法相高达万丈,双手结印,朝着太极图拍出一掌:“须菩提!你真要毁我灵山不成!”
“毁你灵山?你还不配。”须菩提语气依旧平淡,右手抬起,对着如来的法相轻轻一点。这一点看似随意,却蕴含着无穷道韵,一道细微的清光直射如来法相的眉心。
“噗!”
如来法相发出一声闷响,眉心处竟被击穿一个孔洞,法相瞬间变得黯淡,化作点点金光消散。如来本人则猛地喷出一口金色佛血,踉跄着后退两步,脸色苍白如纸。他望着须菩提,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恐惧:“你……你到底是谁?你的道法,为何能凌驾于我佛门之上?”
须菩提没有回答,只是抬手一挥,太极图缓缓收起,大殿的震颤也随之停止。他看向悟空,语气温和:“悟空,此处的因果,暂且了结。那所谓的‘真经’,不过是灵山糊弄人的幌子,你且带那唐僧师徒回大唐,让世人看看他们取回来的‘成果’。剩下的事,让他们自己了断。”
悟空心中一凛,立刻明白师尊的意思。他看了一眼瘫软在地的唐僧,又扫过惊慌失措的诸佛,咧嘴一笑:“好!师尊放心,俺老孙这就去办!”
说罢,悟空扛起金箍棒,一把抓住唐僧的衣领,又将八戒沙僧提在手中,对须菩提道:“师尊,俺先带他们回大唐,您随后便来?”
须菩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如来:“如来,你灵山欠悟空的公道,我暂且记下。若日后再敢算计他,休怪我踏平你这雷音宝刹!”
如来捂着胸口,脸色惨白,竟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须菩提不再理会他,身形一晃,化作一道清光消失在殿中。悟空见状,也不再停留,脚下一跺,化作一道金光,带着唐僧师徒冲出灵山,朝着东土大唐飞去。
诸佛看着悟空离去的背影,又看向狼狈的如来,皆沉默不语。灵山自建立以来,从未受过这般屈辱,而须菩提那深不可测的法力,更是让他们心生寒意——原来这三界之中,竟还有如此恐怖的玄门高人,能将如来逼到这般地步!
大唐长安,皇宫之内。
李世民正端坐于龙椅之上,批阅奏折。自从唐三藏踏上西行之路,他便时常牵挂,如今得知唐僧即将归来,心中更是欣喜不已,早已命人在朱雀大街布置好迎接的仪仗,只等取经队伍归来,便要亲自迎接,将这“普度众生”的盛事传遍天下。
“陛下,大喜!”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跑进大殿,跪地禀报道,“唐僧长老带着三位高徒,已到皇宫门外,说是取回了真经,特来向陛下复命!”
李世民闻言,大喜过望,猛地站起身:“快!摆驾宫门,朕要亲自迎接!”
很快,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来到皇宫大门外。只见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落在宫门前,金光散去,悟空、唐僧、八戒沙僧的身影显现出来。唐僧此时已缓过神,整理了一下袈裟,强作镇定地走上前,对着李世民躬身行礼:“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特来向陛下复命!”
李世民连忙上前扶起唐僧,满脸笑容:“长老辛苦!能取回真经,实乃我大唐之幸、天下苍生之幸!快,将真经呈上来,让朕瞧瞧这佛门至宝!”
唐僧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看向悟空。他这才想起,自己从灵山出来时,只顾着惊慌,竟忘了查看真经是否完好。悟空见他神色慌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上前一步,对李世民道:“陛下且慢!这真经到底是不是至宝,还得让大家看清楚才行!”
说罢,悟空不等唐僧反应,一把夺过他背上的经囊,将里面的经书全部倒在地上。只见一堆厚厚的经书散落在地,封面上写着“金刚经”“心经”“华严经”等字样,看似与寻常佛经无异。
唐僧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急忙道:“悟空!你干什么!快把经书收好!”
“收?为何要收?”悟空冷笑一声,弯腰拿起一本经书,翻开 pages,对着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展示,“陛下,各位大人请看!这就是我师父取回的‘真经’!”
众人定睛一看,顿时哗然——只见经书之内,竟是一片空白,连一个字都没有!不仅如此,其他经书也全都一样,皆是白纸无字!
“这……这怎么可能?”李世民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死死盯着唐僧,“唐三藏!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用空白经书欺骗朕!你可知欺君之罪,当诛九族!”
唐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颤抖,语无伦次:“陛下!臣……臣不知啊!这经书在灵山时明明是有字的,怎么会变成空白……一定是悟空!是他搞的鬼!”
“俺搞的鬼?”悟空怒极反笑,一脚将地上的空白经书踢到唐僧面前,“唐僧,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这一路上,你多少次不分青红皂白念紧箍咒折磨俺?多少次听信妖怪的谎言,误会俺滥杀无辜?如今取回来的经书是空白的,你不想着自己被灵山算计,反倒怪起俺来了?”
八戒在一旁也忍不住开口:“陛下,俺老猪可以作证!这一路上,大师兄多次识破妖怪的诡计,可师父就是不信,还老是念那紧箍咒折腾大师兄。这次去灵山,俺也瞧见了,那如来佛祖和诸佛,压根就没真心给咱们真经!”
沙僧也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二师兄所言属实。灵山之行,佛祖与大师兄的师尊斗法,俺等亲眼所见,那所谓的真经,本就是灵山糊弄人的幌子。”
文武百官闻言,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怒斥唐僧欺君罔上,有人惊叹悟空竟有如此厉害的师尊,还有人担忧灵山与大唐的关系会因此恶化。李世民脸色铁青,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厉声喝道:“唐三藏!你可知罪?!朕当初信你,派你西行取经,没想到你竟如此不堪,不仅未能取回真经,还敢用空白经书蒙骗朕!来人啊!将唐三藏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两名侍卫立刻上前,就要将唐僧拖走。唐僧吓得魂飞魄散,死死抓住悟空的衣角,哭喊道:“悟空!救救为师!为师知道错了!你快向陛下求情啊!”
悟空一把甩开他的手,眼神冰冷:“唐僧,你当初念紧箍咒折磨俺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求情?这空白经书是你取回来的,欺君之罪也是你犯下的,你自己犯下的错,就得自己承担后果!”
就在这时,一道清光从空中落下,须菩提祖师的身影出现在宫门前。他看着悟空,微微颔首:“悟空,事已至此,不必再与他纠缠。我们该回方寸山了。”
悟空点点头,对着李世民抱了抱拳:“陛下,俺老孙与师尊还有事,先行告辞。这唐僧的处置,就交由陛下自行决断吧!”
说罢,悟空跟着须菩提祖师,化作一道金光,朝着灵台方寸山的方向飞去。李世民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被侍卫拖走的唐僧,心中五味杂陈——他从未想过,这场轰轰烈烈的西行取经,竟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八戒和沙僧站在原地,面面相觑。他们看着被拖入天牢的唐僧,又望着悟空和须菩提离去的方向,一时不知该何去何从。最终,八戒叹了口气:“沙师弟,师父犯了欺君之罪,咱们也帮不了他。大师兄跟着他师尊回山了,咱们……还是回高老庄和流沙河吧。”
沙僧点点头,脸上满是无奈:“也只能如此了。”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化作一道流光,离开了长安皇宫。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青山依旧,云雾缭绕,千年古柏与万竿修篁相映成趣,一如悟空当年离开时的模样。须菩提祖师带着悟空落在洞前,看着熟悉的山门,悟空眼中满是感慨:“师尊,弟子终于回来了。”
须菩提微微一笑,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悟空,这一趟西行,你虽受了不少委屈,却也看清了人心险恶、佛道算计。从今往后,你不再是那被灵山束缚的‘取经猴’,也不再是那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你只是我方寸山的弟子孙悟空。”
悟空重重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师尊,弟子明白了。从今往后,弟子便留在方寸山,跟随师尊修行,再也不掺和三界那些是非纷争了。”
须菩提满意地点点头,转身朝着洞内走去:“好。洞内已为你备好静室,你且安心修行。那唐僧在大唐的结局,是他自己选的,与你无关。这三界的因果,自有其定数,咱们只需守住这方寸山,修我玄门大道便好。”
悟空跟在须菩提身后,走进斜月三星洞。洞内依旧是当年的模样,石桌石凳,丹炉药鼎,处处透着宁静祥和。他看着师尊的背影,心中一片温暖——他终于回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再也不用受那紧箍之苦,再也不用被人算计。
而此时的大唐天牢之内,唐僧蜷缩在角落,看着窗外的月光,泪水无声地滑落。他终于明白,自己当初的迂腐与固执,不仅害了悟空,也害了自己。那空白的真经,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他的“慈悲”幻梦。只是如今,他已身陷囹圄,等待他的,将是李世民的严惩,而这一切,都只能由他自己承担。
灵山之上,如来看着破损的大殿,又想起须菩提那深不可测的法力,心中满是苦涩。他知道,经此一役,灵山在三界的威望大损,而须菩提的存在,更是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缓缓闭上眼,口中喃喃道:“罢了……这因果,便到此为止吧。”
三界风云,因一场西行取经而起,又因须菩提的出手而落。悟空终于挣脱束缚,回归方寸山;唐僧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灵山则收敛了往日的傲气。而须菩提祖师那碾压如来的法力,也从此传遍三界,让所有人都知道,在那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内,藏着一位足以震慑三界的玄门真仙。

维C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