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文学
一个有营养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清晨六点,沈惊蛰在灰白的天光中准时醒来。她没有赖床,起身的动作干脆利落,仿佛身体里装着精确的发条。林知夏的公寓安静得能听见冰箱低沉的运行声,她赤脚走过冰凉的地板,从衣柜里拿出熨烫平整的便服——一件深灰色衬衫和黑色长裤。

穿戴整齐后,她站在镜前整理衣领。镜中的自己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底那抹挥之不去的青黑似乎淡了些。她很快移开视线,开始准备简单的早餐。厨房里只有她一个人弄出的细微声响,吐司机弹出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

派出所的备勤室里,沈惊蛰打开属于她的储物柜,取出那套整齐叠放的警服。她的动作没有片刻迟疑,却也谈不上任何留恋,就像完成一个必须的程序。换上警服后,她将便服仔细挂好,关柜门,上锁,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案管室位于二楼尽头,像一座远离战场的后方堡垒。沈惊蛰的工位在最里侧,面对着墙壁。她的办公桌上除了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和必要的文具,只有一盆李姐送的仙人掌,再无其他个人物品。

每天的第一项工作,是登录案件管理系统,梳理全所正在办理的所有案件。她用不同颜色的电子标签标记出即将到期的环节:黄色代表三天内需处理,橙色代表两天,红色意味着截止日就在明天。

“王哥,你手上那个诈骗案的提请批准逮捕报告书,最晚明天要提交了。”

“吴哥,你们组办理的盗窃案,扣押物品的估价报告还没上传。”

……

她的声音通过电话传出去,总是平稳、清晰,不带任何多余情绪。

卷宗整理是她投入最多精力的工作。每一本移送起诉的卷宗,都要求绝对的精确。她按照严格的目录顺序,将上百页材料逐一编码、排列、核对,确保从接处警记录到最后的起诉意见书,逻辑链条完整,证据材料齐全。任何一点瑕疵——比如一份笔录缺少签名,或者一份清单描述模糊——都可能导致检察院退卷。

她很快发现了自己在这项工作上的天赋。多年训练培养出的专注力、对细节的敏锐洞察以及异乎寻常的耐心,在此刻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她能轻易发现卷宗里前后矛盾的日期,能一眼看出某份证词中不合逻辑的表述,甚至能凭借对法律条款的熟悉,指出某份报告中引用法条的不准确。

李姐在休产假前,看着沈惊蛰装订好的、如同印刷品般整齐的卷宗,忍不住感叹:“小沈,你这活儿干得真漂亮,比有些老内勤还细致。”

沈惊蛰只是微微颔首,继续手中的工作。在这里,在这由纸张和法律条文构筑的秩序堡垒里,她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每一次精准的提醒,可能避免了一起错案;每一本无可挑剔的卷宗,都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这种价值感很微小,却足够真实。

周三下午,她接手整理一本涉及经济纠纷的卷宗。材料混乱,一些照片没有标注拍摄信息。她耐着性子,一页页梳理,打电话与办案民警核对细节。

就在她全神贯注地比对一份鉴定报告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尖锐、悠长的消防车警笛声,由远及近,呼啸而过!

那声音像一根细针,猝然刺入耳膜。

沈惊蛰的身体瞬间绷紧,握着笔的手指猛然收紧。眼前电脑屏幕上的字迹出现了极其短暂的模糊。

仅仅两三秒。

警笛声远去,周围恢复平静。

她缓缓松开紧握的手,将笔轻轻放回桌面。然后端起冷掉的茶水,喝了一大口,冰凉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

她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甚至没有抬头。只是继续着手里的工作,将报告翻到下一页,将有疑问的地方用铅笔圈起,默默写上标注。

整个下午,她处理卷宗的速度没有丝毫减慢。只是在无人注意的间隙,她的视线会偶尔掠过窗外,眼神深处有一闪而过的、极力压制的波澜。

下班时间到,沈惊蛰是第一个离开案管室的人。在备勤室换回便服时,她的动作比早晨更快了些。深灰色的衬衫裹住她单薄却挺拔的身形,像是为她披上了一层保护色。

回到公寓,屋内依旧冷清。她没有开灯,在渐暗的暮色中站了一会儿,然后走进厨房准备晚餐。冰箱里有林知夏临走前采购的食材,她煮了碗面条,默默地吃完,将厨房收拾得如同从未使用过。

夜晚,她躺在次卧的床上,闭上眼睛。脑海里不再是纷乱破碎的画面,而是白天处理过的一页页卷宗,一条条需要核对的日期和编号……

在这种高度结构化的思维回放中,她的呼吸逐渐平稳。

没有药物。

没有明亮的灯光。

她再次独自度过了夜晚。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