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集训结束,如同一个短暂而美好的梦境。团队成员在机场告别,各自返回熟悉的生活轨道。顾声和豆豆一起飞回她们的城市,而辞镜和秦意则飞往另一个方向。
回到自己小小的公寓,空气中还残留着离开前的气息。顾声放下行李,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竟有片刻的恍惚。遇龙河的碧波、阳朔的月光、餐厅里的喧闹、还有那人扶住自己时手臂沉稳的力道……一切都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清晰又模糊。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窗户,让初夏微燥的风吹散那一室沉寂。生活似乎回到了原点,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三只小吃货”的群聊。
【豆豆:安全落地!已到家!累瘫了.jpg】
【晓晓:欢迎归来!阳朔之旅怎么样?@笙笙不息@豆豆 速速交代!有无艳遇?】
【豆豆:嘿嘿,艳遇嘛……(表情:神秘微笑)@笙笙不息 你先说!】
【笙笙不息:……就是工作,很顺利。累也是真的累。】
【豆豆:切~没劲!我跟你们说,阳朔可太好玩了!@晓晓 回头私聊跟你细嗦!】
顾声看着豆豆明显想避开秦意话题的回复,笑了笑,没有戳穿。她自己心里也乱着呢。
她点开那个星空头像的对话框,上一次聊天还停留在出发阳朔前,他发来的行程确认。犹豫了一下,她打字:
【馋猫声声:辞镜,我到家了。这次阳朔之行,谢谢照顾。】
消息发送出去,她放下手机,开始收拾行李,心思却总忍不住飘向那个安静的设备。
直到晚上,她洗完澡出来,才看到他的回复。
辞镜:嗯。我也刚到。
辞镜:是你自己表现得好。
依旧是言简意赅的风格,但顾声却反复看着那句“是你自己表现得好”,心里像被小羽毛挠了一下。这算是……他对她工作的再次肯定吧?
她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想了想,回复:
【馋猫声声:主要还是你指导有方。(表情:乖巧)】
【馋猫声声:那个……你的胃,还好吗?阳朔这几天饮食有点杂。】
这次,他的回复快了些。
辞镜:还好。
辞镜:你给的姜糖,很有用。
他主动提起了姜糖!顾声的脸微微发热。她发现,脱离了高强度、快节奏的集训环境,在这种隔着屏幕的、异步的交流中,她似乎更能放松一点,也更能捕捉到他话语里那些细微的、不同于工作时的平和。
【馋猫声声:那就好!我那里还有,下次……可以再给你带点。】
发出这句话,她又有些后悔,是不是太主动了?
**辞镜:好。谢谢。】
他接受了!顾声忍不住翘起嘴角。
辞镜:十周年庆典前,线上排练照旧。时间照旧,周三晚上?
【馋猫声声:没问题!我会准备好的!】
对话似乎可以到此为止了。但顾声看着屏幕,心里有点舍不得结束。她手指动了动,又发了一条:
【馋猫声声:你……也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发完,她立刻把手机屏幕扣在沙发上,心脏砰砰跳。这话是不是有点越界了?超出了普通工作伙伴的关心范畴?
过了大概一分钟,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辞镜:嗯。你也是。】
**辞镜:晚安。】
晚安。
他第一次,对她说晚安。
不是“早点休息”,不是“再联系”,是明确的“晚安”。
顾声抱着手机,在沙发上滚了一圈,把脸埋进柔软的抱枕里,无声地尖叫了一下。一种混合着甜蜜、羞涩和巨大满足感的情绪,将她整个人淹没。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
顾声重新投入视频制作,生活似乎回到了以前的轨道。但有些东西,确实不同了。
她和辞镜的线上排练依旧每周一次,严谨而高效。但排练之外,他们的私信交流变得频繁起来。不再局限于工作和美食,开始渗透到生活的细枝末节。
比如,顾声某天试验一道新菜失败,拍了一盘焦黑的“实验品”发过去,配文“翻车现场”。
辞镜会回复:“火候过了。下次减三十秒。”
或者,顾声深夜剪辑视频,抱怨背景音乐总是找不到最合适的。
辞镜会在她发出求助的半小时后,发来一条语音,是他用钢琴随手弹的一段旋律,简洁而温暖,恰好符合她视频里那道家常暖汤的氛围。
“试试这个。”
顾声点开语音,听着那清澈的琴音,仿佛能想象出他坐在钢琴前,手指在琴键上跳跃的样子。她反复听了好几遍,才珍而重之地保存下来,回复:
【馋猫声声:太好听了!谢谢大佬救命之恩!(表情:跪谢)】
辞镜:不客气。举手之劳。
他偶尔也会分享他的日常。可能是一张窗外下雨的照片,配文“录音棚窗外”;或者是在机场候机时,发来一句“延误”;甚至有一次,他拍了一碗看起来卖相极其普通的清汤面,问她:“这个,算及格吗?”
顾声看着那碗寡淡的面,忍不住笑出声,认真地回复:“面条看起来煮得刚好,汤底如果是用心熬的高汤就更好了。不过,能自己做已经很棒啦!(表情:点赞)”
辞镜:嗯。下次争取更好。
这种分享琐碎的日常,让那个高高在上的“辞镜大神”,一点点变得具体、真实,甚至……有点可爱。顾声感觉,他们之间那条无形的线,正在被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对话,一点点编织得更紧密。
豆豆对于顾声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进展,表示既欣慰又焦急。
“声声!你们这天天早安晚安,分享日常,跟网恋有什么区别了?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豆豆在视频通话里激动地说。
顾声红着脸反驳:“哪有天天早安……就是偶尔晚上会说句晚安。而且,分享日常很正常吧,朋友之间也会啊。”
“朋友?”豆豆翻了个巨大的白眼,“哪个朋友会因为你一句找不到BGM,就大半夜特意给你弹一段曲子?哪个朋友会跟你汇报自己吃了什么面?辞镜大佬是那么闲的人吗?”
顾声被问得哑口无言,心里却因为豆豆的分析而泛起丝丝甜意。
“那你和秦意呢?”顾声转移话题,“回来后有联系吗?”
一提秦意,豆豆立刻蔫了半分,语气有些悻悻:“有是有……就是偶尔在群里斗斗图,或者他打游戏缺人了会拉我。感觉……又回到了之前那种‘好哥们’的状态。那条羽毛项链,他后来是给我了,但也就是随手一给,什么特别的话都没说。”
豆豆叹了口气:“我感觉我就像在玩一个解谜游戏,线索若隐若现,但就是找不到通关的关键道具。”
顾声安慰她:“顺其自然吧,也许他性格就是那样。”
“但愿吧。”豆豆嘟囔着,“反正我现在是看明白了,感情这事,急不来。你看你和辞镜大佬,慢是慢了点儿,但这细水长流的,感觉根基打得多牢固啊!”
顾声笑了笑,没有接话。细水长流吗?她很喜欢这个词。
这天晚上,顾声因为一个新视频的创意瓶颈,熬到了凌晨一点多。她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习惯性地点开微信,发现置顶的聊天框有未读消息。是辞镜在一个小时前发来的。
辞镜:还没睡?
顾声心里一动,他怎么会知道?
【笙笙不息:刚忙完一个视频。你怎么也没睡?】
辞镜:刚结束一个棚录。
辞镜:看到你微博在线。(指的是微博绿洲的显示)
顾声的脸瞬间红了。他……他居然会注意到这个细节?还特意发消息来问?
【笙笙不息:啊……是,在传素材。】
【笙笙不息:你工作到这么晚,要注意身体啊。】
辞镜:嗯。你也是。
**辞镜:难题解决了?】
他竟然还记得她之前提过一句创意瓶颈。
【笙笙不息:还没有……卡在一个地方,有点头疼。】
**辞镜:说说看。】
他没有敷衍地说“早点休息”或者“加油”,而是让她“说说看”。顾声心里一暖,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出口,简单地把自己的困惑说了出来。
辞镜没有立刻回复。顾声等了几分钟,以为他去忙了,正准备道晚安,手机却连续震动起来。
他发来了好几段长长的语音。
顾声点开,他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在寂静的凌晨响起。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叙事节奏、情绪铺垫的角度,分析了几个类似主题的优秀案例,引导她换个思路去思考问题。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工作后的疲惫沙哑,却逻辑分明,循循善诱。
听着他的声音,顾声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堵塞的思路仿佛被疏通了一般,豁然开朗。
【笙笙不息:我明白了!谢谢!你简直就是我的救星!(表情:星星眼)】
辞镜:能帮到就好。
**辞镜:很晚了,去睡吧。】
【笙笙不息:嗯!你也是,赶紧休息!晚安!】
辞镜:晚安。
放下手机,顾声感觉心里被填得满满的。那种被理解、被支持、被默默关注的感觉,像温暖的潮水,包裹着她。
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和零星的灯火。他和她在不同的城市,或许正看着同一片夜空。物理上的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但她却觉得,他们的心,从未如此刻这般靠近过。
这条由声音和美食牵引的线,正在悄无声息地,跨越时空,将两颗心越来越紧地系在一起。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看似平淡如水的日常里,发生在每一个清晨与黄昏,每一次简单的问候与分享,和每一个……心照不宣的“晚安”里。
(第十一章 完,约6200字)

维C文学